最近,中石油董事长发声: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发展的紧要关头。
截至今日,WTI原油期货已跌破每桶16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已跌至每桶21.3美元。
2009年燃料油主合同一度下跌超过6%,相关合同全部下跌,导致商品市场下跌。甲醇、PTA等相关品种均下跌2%以上。
据有关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进一步了解,我国大部分油田原油开采的盈亏平衡点为503,335,460美元/桶。上一轮油价暴跌,中国“三桶”石油的表现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过后,“三桶油”面临的特殊任务,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增加油气储量和增产任务,确保国内能源安全。如何平衡两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引入审慎的政策来克服这一发展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大国和很多原材料国家之间的枢纽,是世界工厂。油价大跌表明外部市场进一步萎缩,作为供应链的三大主体,在疫情影响下越来越孤立。
所以我们可以直观的感觉到,这对中国枢纽的地位是相当不利的。
对外,中国对外投射影响力的能力减弱;对内,如果供血不足,身体会很累。下一步,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说:在这次疫情影响下,原油暴跌造成我国原油价格暴跌,而我们更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既然中石油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如何优化公司内部的发展战略调整以及如何面对国内原油市场增长需求与实际原油供需量达到供给平衡关系,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解决了本质问题,解决了公司内部发展问题,解决了对内对外战略布局格局转变,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国际原油市场暴跌对中国“三桶油”企业发展的战略重新审视,已作出适合于当前国际国内“三桶油”企业发展形势的最新战略发展目标。
随着2020年的到来,这种情况不仅扰乱了中国的发展步伐,也扰乱了世界经济结构的综合发展平衡。先是美股熔断,然后是欧洲股市熔断,国际金价暴跌,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随之而来的是“负油价时代”的到来。
2020年4月20日,美国原油暴跌至-40.32美元的最低价。
tyle="font-size:15px;">4月27日早盘,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大跌超5%。截至上午11点10分左右,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依然跌超4%以上。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历史奇迹,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表示:从1983年开通期货交易的37年前就没有发生过如今这种情况。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们还在感慨水比油贵,没想到四月份,竟然出现了负油价的情况。
况且,有更多的经济学家在自己的文章观点中表明:现在的矿泉水价格都比油价贵。
负油价时代的到来,这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呢?
01
石油本比黄金贵,为何会成为烫手山芋?
国际原油价格有三个基准,分别是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和迪拜原油期货,其中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交易量最大,价格透明度高,能很好地反映国际油价价格的涨跌起伏。

今年二月份,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还在50美元左右,可到了三月份就开始下跌,在什月20日跌为负值。
为何会这样负值,而跌今天为负值的直接原因是否是石油储存空间也逐渐接近饱和状态?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人们躲在家里面都不出门了,国内的各行各业消费市场、服装行业、旅游业、餐饮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石油需求也急剧下降,美国原油的储油设施已经使用了70%,剩下的储油空间也将在接下来的两周被装满。
此时的原油生产商不仅担心没地方卖,更担心没地方存。

其次,加之储存成本也很高,原油生产商就宁愿“倒贴钱”,让买家买走。
我们通过新闻也可以看到:有些原油在中国相关海域内以及漂泊40多天,但就是没法靠岸,谁买?
在各种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下,在美国原油期货到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4月20日,人们开启了最后的疯狂模式,以跳楼价大甩卖原油,但实际上,买家同样也面临着没地方存放的问题,卖家多、买家少,石油价格就不断下跌。
有人可能会问:几个月不出门,石油的储蓄空间怎么就突然不够了?
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原油的供应和需求早已失衡。

以下是我的佐证观点:
- 其一,受影响,多国采取封锁措施,民众由于担心感染,避免开车出行,部分工业园被迫暂时停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石油需求不足。
- 其二,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在三月份大打价格战,双方没有达成减产协议,沙特阿拉伯提高产量降低价格,也要求俄罗斯回到谈判桌,一起降低石油产量。
直到4月12日,这些国家才同意每天减产970万桶石油,但这项减产协议的背后是五月份才能正式生效,而我们仔细的深耕一下其中的缘由:
在如此低迷的石油需求面前,即使减产协议真正执行,也只是杯水车薪,也只是空有一张纸约,无任何实际意义。

02
油价下跌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能源储量结构,总结起来,就是“富煤、贫油、少气”。在大西北,我们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综合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而言,正是这些能源的缺失造成了我国的能源储量结构异常化或是结构偏差化。
目前,我国石油消费中的70%来自进口,平均每天要进口1000万桶,而为了分散石油供应风险,我们会从不同的国家来进口石油。但是,多个国家中是除了美国的。

从表面上我们可以看,中国并不从美国进口石油,这次油价暴跌,看起来也与我们关系不大,而美国原油价格现状,反映的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美国原油价格间接的影响了国际原油价格,致使中国原油价格出现了正反馈现象。
对此,只有认识清楚本质,我们才能够从源头上深入分析国内原油市场到底存在何种的隐患?
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
其一,是国内石油开采行业。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中国势必加大进口数量,而本土的石油开采公司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盈利空间将大幅度缩减。
亦如中国有一句古话,坑钱的事,我们还能够跳进?
房地产能够发家致富、房地产能够赚大钱的谎言的坑中吗?
而国内的产品开发油公司也是如此的想法,盈利空间的缩小必将导致油品开采公司数量和规模的进一步缩小。
其二,新能源行业油价下跌,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下降。
在这里,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优势就在于致使油价盈利空间压缩。
最后,是国内新兴产业的兴起。
石油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的发展,但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国家在出行等开发出更为先进的能源汽车、能源火车等,而新能源正在逐步取代原油市场。

03
负油价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油价低了,开车省钱了,这是我们普通人最能感受到的好处之一,但如果从大局观来讲,从国际形势来讲,原油价格暴跌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影响必将会波及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其一,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是汽车加油变得比以前更便宜了。
我以国内92号汽油为例,2020年2月18日,92号汽油每升下调了0.32元,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小汽车油箱容量是50升,而加满一箱油可以少花16 元。
2020年3月17日,92号汽油再次下调0.79元,这一次调价,我们小汽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少花40元。
国际原油进一步走低,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还会继续下调吗?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每桶40——130美元之间时,柴油和汽油价格会随之调整。
但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或是国际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柴油和汽油价格不调整。
油价下调的概率很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负油价”时代到来,对我们普通人有何影响?
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04
总结
在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影响下,在全球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

如今,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石油公司倒闭、工人失业、股市不景气造成世界经济短暂停滞,这些都是可能通过全球贸易影响到国内的普通民众。
而当全球疫情结束,国际原油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后,中国的外贸会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那时,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从中捞到实实在在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