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通科创板风险测评的答案,创业板上市企业一般优先推荐哪些类型

在2020年的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并没有影响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后,创业板改革于4月27日晚正式启动。也是在4月27日,已经走上改革道路的新三板选股也有了新的发展,——股正式向客户开放,开始接收申请材料。《经济观察报》获悉,4月27日已有三家公司提交上市材料。

2019年,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科技创新板的开业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宣布成立(2018.11.05)到正式开业(2019.07.22)仅用了260天。有市场人士预测,如果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征求意见,预计将于6月初正式实施。考虑到过渡期,预计第一批直接申请深交所的IPO将在6月中旬。第一批深交所将于6月底由市委审核,第一批创业板注册公司将于7月上市。

资深投资银行家王表示,创业板不同于科技创新板,它是与存量和增量同步推进的改革。政策上更多考虑的是股份公司登记制度的改革,这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成败的关键。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创业板、科技创新板、NEEQ如何错位竞争?理想的状态是有重叠,有相互竞争,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方便发行人、投资人、中介机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那么创业板、科技创新板和NEEQ在定位、上市标准、交易规则、市场监管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各个板块的改革分红?本文将进行详细梳理。

市场定位:科技层次之不同

科技创新板强调“硬技术”。目前,科技创新板的产业链主要由六大领域组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

改革后的创业板将定位为主要服务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与科技创新板“硬技术”的定位不同,创业板在行业上更具包容性,但也具有规模小、盈利不稳定、增长潜力大的特点。据了解,深交所还将拟定负面名单,明确哪些企业不能上创业板。

新三板选层,也就是所谓的小IPO,是针对发展较早的企业。目前,所选层的试点转移只能转移到创业板。在选择层的进入标准中,设置了四套“市值财务状况”标准。一位接近股权转让系统的人士表示,由于新三板企业数量多、差异大,需要多元化的标准来覆盖更多类型的优质企业。这四套标准对应的是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R&D成果产业化初见成效、创新能力突出、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的企业。

准入门槛:市值要求各不同

除了在行业范围内的定位不同,三个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也不尽相同。

创业板改革综合考虑了企业的预期市值、收益和净利润,设定了三个上市标准,其中一个是可选的;科技创新委员会是从收入、利润、市场价值和研究

发投入等维度设置的五类上市标准;新三板精选层则有四套标准,考虑维度也包括市值、营收、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研发投入等指标


总体上看,三个板块均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在非盈利指标中,三个板块不同指标的区分主要在市值规模的要求,科创板的分类更为详细。


三个板块均欢迎同股不同权的特殊股权结构的公司,另外创业板和科创板还明确允许红筹企业上市,并为特殊类型企业制定了不同的上市标准。科创板对于红筹企业上市未做盈利要求,创业板则要求盈利为正。


不同的是,精选层IPO需要满足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的条件。


具体来看,三个板块具体上市指标为:


创业板: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1)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2)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3)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科创板:(1)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2)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3)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4)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5)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精选层:(1)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3)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4)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交易制度:涨跌幅限制各不同


说到三个板块的交易制度,最值得一提的是精选层采取了和创新层、基础层不一样的交易方式,开收盘集合竞价与盘中连续竞价,这与A股市场竞价方式相同,但三个处在改革试点中的板块在涨跌幅限制等方面有所不同。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将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波动限制放宽,这与科创板交易制度设计相同,但与此前A股10%涨跌幅的限制相比发生了变化。


精选层与上述两个板块不同的是,仅在上市首日不设交易涨跌幅限制,随后涨跌幅限制为30%,动态价格有效申报范围为基准价格上下5%。


科创板和创业板则均在连续竞价期间设置了价格笼子”,规定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易中,科创板的单笔最低申购数量为200股,而精选层和创业板的单笔最低申购数量为100股。创业板和科创板还设置了单笔申报数量上限,即限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10万股,市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5万股。


投资者准入门槛:上市标准的倒三角


试点注册制的三个板块,无疑均对投资者的参与设定了不同的标准。科创板此轮改革中,新增了投资者适当性要:存量创业板投资者的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但要求充分揭示风险;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且具备24个月的A股交易经验的门槛。


科创板也设立了准入门槛: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满24个月。


对于上市标准更为宽松的精选层则有着更高的投资者准入:在个人投资者方面,申请权限开通前10个交易日,本人名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人民币100万元以上,有2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投资经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


机构跟投:创业板有所放松


在科创板的注册制试点中,机构跟投是制度设计的创新所在,在这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创业板改革发生了变化。创业板仅对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保荐人相关子公司强制跟投制度,其他发行人不强制跟投。


科创板则要求所有股票要进行2%-5%的强制跟投。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有利于在尽量控制道德风险的同时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参与热情。


退市:创业板指标更为完善


在退市制度安排上,创业板改革增加了市值类退市指标,简化了退市流程,取消了暂时上市、恢复上市的环节。


附创业板上市流程:


【专题】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