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科创板股票交易规则 不够50万如何开通科创板

9月,导读:,第一批科创50ETF上线,华夏、E基金、华泰白锐、工银瑞信四家上市公司尝到了“酮头汤”。当时市场不是很好,但是基金还是疯了。四只基金都只有50亿额度,但一天就卖出了1000亿。当时很多投资人都趁虚而入,结果失望了,拿到的额度太少。博姐注意到现在有机会参与了。

科创50ETF上市

因为科技创新板门槛50万,很多小伙伴只能通过基金参与。

然而,一些早期以科技创新板为“噱头”的基金,对科技创新板的投资只有20%至30%。

从今天开始,由四家基金公司拥有的科技创新板50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换句话说,拥有证券账户的小伙伴,可以在场内买卖科创50ETF,一手140元左右,低门槛参与科创板市场的交易了。

四只基金刚成立的9月底基本开始开仓。

近一个多月来,科创50指数从9月28日开始,连续5年走高,达到阶段高点,10月13日下跌,近期小幅反弹。

四只基金净值的走势和科创50指数类似,但是具体的涨跌会有一些差异,因为在开盘期间要逐渐买入。

现在,开仓已经基本完成。公告显示,截至11月9日,华夏科创50ETF、易方达科创50ETF、工银瑞信科创50ETF的权益仓位均超过90%和华泰百锐克在创建50ETF中的仓位也超过86%。

抢手的华夏科创50ETF

当时,包括华夏科创50ETF(交易代码:588000 认购代码:588003)认购规模超450亿元.在内的四只交易所交易基金上市销售,总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

换句话说,买100万,只能拿到10万多一点。

在170多万客户中,华夏科创50ETF拥有近70万客户。购买量不足的投资者将热情转向了市场。

今天四只ETF集体高开。纵观全天,华夏科创50ETF的交易活动在四大ETF中具有明显优势,成交额21.19亿元,在两市股权ETF中排名第一,单日占四大ETF总成交额的46.3%,净流入超过17亿元。

在薄熙来看来,华夏科创50ETF如此火爆主要有两个原因。

1、11年老将张弘弢坐镇,两大基金经理联手。

ize:15px;">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张弘弢和荣膺。


张弘弢是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有20年证券从业经验、11年ETF基金经理任职经历。2000年4月就加入华夏基金,一直坚守到现在。NBA里有“一人一城”的老科、邓肯,张弘弢也做到了“一人一基金公司”。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截至2020.11.13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张弘弢参与管理的ETF产品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他管理的产品曾3次获得金牛奖。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截至2020.11.13


规模最大的上证50ETF,分红可以说是非常给力了,累计分红13次,已经连续5年分红。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表现最好的华夏医药ETF,7年的时间里,累计为投资者带了200%以上的收益。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截至2020.11.13


另一位基金经理荣膺,是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先后担任多只具有创新属性的ETF的基金经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参与管理的ETF产品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


直接派出“王炸”组合,也可以看到华夏基金很重视这次承前启后的科创50ETF。


2、国内最早尝试ETF,16年的积淀,团队强。


跟踪指数相同,其实一般来说收益相差不会很大。


但是华夏ETF投资经验丰富,04年底发行国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16年里,运行稳定,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16年的跌宕起伏里,一如既往地做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华夏的ETF产品线,已经涵盖了宽基指数、主题指数、行业指数以及海外指数、商品指数等相对小众的。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华夏基金旗下管理的权益类ETF产品数量达到25只,规模超1500亿元,规模连续16年排名行业第一。


除了这次派出的两位大牛,还有数量投资部近30名的专业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作为支撑。


科创50指数表现如何?


当然,ETF的投资,归根结底,还是要跟踪的指数够给力。


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数据,截至2020.11.13,科创50指数成立以来的涨幅达到43.69%,并不是很多人印象中,不打新就没肉吃。


Bo姐看好科创50ETF,一方面是现在估值回落。11月11日,PE达到71.3,相比峰值回落近21%。目前PE小幅上升到74.04。


另一方面是有长期配置的价值。


科创5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主要分布在医药和科技等高景气度的行业。


十大权重股, 有多家医药生物公司,还有云计算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的龙头,增长快速的手机区域龙头品牌等。


从三季报看,披露业绩的190家科创板公司中,136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占比超7成。


121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或减亏,占比约64%,净利同比翻倍的有34家公司。整体上科创板归母净利合计同比增速为54.2%


而创业板,这一数字是22.2%,差距很大。


科创板估值绝对不算低,但是高增速,是可以消化高估值的。


物以稀为贵,科创板估值高,根本原因是,优质赛道中成长快,稳定的公司是稀缺的。


而科创50的成分股,就是优中选优。


科创50指数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50.82亿、134.05亿和112.35亿元,在全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9%、54%和55%,其中,在利润总额和归母净利润方面的占比均超过60%(数据来源:Wind、公司定期报告,2020-9-30)。


也就是说,科创50指数成分股贡献的利润,占据了科创板的半壁江山还多。


科创50指数归母净利润在科创板中占比


大家也知道中美的核心矛盾在于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美国那边发生大的变更,也只是采取手段不同,水面平静些,水下的翻涌只会更激烈。


我们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也不会减弱。


当然,科创50指数自然是和高波动相伴的,如果是保守型投资者并不合适。对于能忍受较大回撤,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适当配置下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