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黄冈教育机构加盟,黄冈网校如何加盟

“艾”创始人荣获央视《中国财经》2012年度青年影响力人物,媒体盛赞他是中国30位30岁以下成功企业家之一。

文笔深沉好:4247字| 5分钟阅读

本期讲者::创业早期的内容平台重构了教育时代的痛点

关键词

热爱学校的连续创业者王建宏认为:

1.现实与梦想:创业者最需要控制的是速度和激情,速度就是节奏,激情对于产品和团队来说都是刺激的。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要死,所有的创作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蜕变,现实会不断考验创业者;

2.知识和常识:创业初期,就像小马过河。您必须验证自己的产品或型号。不要盲目跟风追逐热点,避免拔苗助长;

3.文化与进化:文化在慢慢进化。成长的过程就是先挖个坑。掉进去之后,就可以爬出来了。很多人看到谷歌今天辉煌时的办公环境,忘记了它是从车库里出来的;

4.方法和方法论:方法是艺术,会不断变化更新,方法论是道。找到正确的方法论后,我们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法论。方法就像喜剧。这两年特别热,但不能判断未来也这么热,但背后的电影行业越来越热。毫无疑问,这是其背后的方法论;

5.找事、找钱、找人:创业是实践哲学和精英主义的综合运用。要抬头看天,了解趋势,低头拉车,认真踏实。创业初期,你只能获得自我,让自己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影响更多的人,走得更好;

6.“内容与平台”和“组织平台”的逻辑:当你的内容生产领先一小步,下一步如何继续领先?你要多思考,透彻理解生态,连接更多好内容和好渠道,“内容平台”,最后形成壁垒。“机构平台”的问题在于,机构可能无法提供最优质的内容;

6.时代痛点:我们这一代人正在解决的不是简单的痛点,而是时代的痛点。所有创业者都需要找到一个大的、增量的市场,市场正面临一个转折点。这个时候,你有足够强的能力获得更多的钱,找到一个足够强的人。

7.公办学校教育痛点:体制外培训有6700亿市场,体制外需求是公办学校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公立学校改变自己,学生可以在学校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还需要辅导班吗?Ai提供有趣有效的视频课程和智能教学平台,使得学校的传统教学向混合教学转变,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下享受学习,系统的边界也将被重构,系统中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创业的逻辑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但一定要赌对!

全网首发精简笔记——

不过瘾?请看完整版——笔记本侠首发笔记本侠新媒体部编辑活动2016年2月27日BANG CAMP成长营第四期笔记本侠,作为合作伙伴,被活动人士和发言人授权开始完整版笔记。阅读中有惊喜

2004年大学毕业,去北大青鸟卖了一年,收入30多万。当时创业压力很大,不得不依靠亲戚朋友的钱。与现在的失败不同,我可以成为一个持续的企业家。关于创业的一些个人感受;

企业家最需要控制的是速度和激情。速度就是节奏,而激情每天都在高涨。要对项目和团队感到兴奋,梦想是强大的,他们思考的时间越长、越强,就越能实现。我以前很深沉

圳黄冈网校的加盟商,2012年我反而把黄冈总校并购了。我是一个很土的创业者,2014年,在黄冈网校最高峰的时候(年销售7亿多),我把网校卖掉了,并进行了二次创业,团队的人才都是从腾讯、学而思拉过来的。


第一,关于梦想和现实;


对创业者来说,卖梦想是必修课。如果你连自己的项目都说不清楚,那自然拿不到投资,得不到周边人的认可,也招不到人才。把项目想清楚、表达清楚很重要,创业大方向要对,梦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具体怎么执行,所有的创业者都一样,有一堆的问题,只是遇到的问题不一样。


为什么会遇到很多问题呢?


因为创业本身就是失控的,你的设想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人问我豪华团队好不好,我说当然好,这样的团队事情推进很快,资源也很多。


但是强悍的团队可能因为发现方向错误,就觉得老大有问题,而且他们找工作很容易,不一定会跟着你再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不一定愿意跟你耗、熬。愿意一起成长的团队最有收益,小公司团队不一定特别强,但执行力要特别强。



汪建宏在创业邦BANG CAMP成长营第四期分享


有很多文章都在讲创业者的初心,我觉得没有多少初心,创业者的开始和结果往往相差很多。不能死扛着初心,应该让自己熬下去朝对的方向调整。互联网公司所有的成功都经历无数次转型,创业者最大的特点是你的方向对不对。


创业家和企业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恋爱和婚姻的关系,前者一开始有特别强烈的欲望,也会不计成本的追求,但最怕的是经不起诱惑,遇到新机会就想重新选择,犯错成本低。企业家面临选择则会思考更多,公司有标准的业务模式、管理制度和任务目标不管爱不爱都得认真做。但是,转型也很困难,所以很多大公司喜欢养小三(收购小团队进来)但成功率往往很低。恋爱要想成功,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自己。


第二,关于知识和常识;


第一阶段:小马过河(早期要自己验证,不管是产品或模式)


书本的创业方法是过去时,我们缺的常常是常识。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无论是产品还是模式,早期要自己验证,因为很多时候找不到参照物,而且公司还小,要自己去摸索。


我做K12产品的时候,发现不管是天派还是地派创业者,很少有人关心孩子,因为他们不是买单者。2014年创业的时候,当时在线教育中最火的是工具和平台,2014年上半年推崇工具,讲究越轻越好,后来又说太轻也不行,流量巨头很容易切入,所以要做平台,后来又发现如果太低频,用户就会删除,所以要和线下连接,建立地推团队,再往下思考的时候,O2O开始火了,到了2015年下半年年底又开始不火了,所以要自己验证,而不要盲从跟风。


第二阶段:拔苗助长(遵循公司规律,把握成长节奏)



很多创业者认为有些事情找合伙人就可以了,我创业差不多十年,见过很多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有些特别成功的,就是被合伙人出去做替代了。


第三阶段:南辕北辙(初创企业,消灭选择,傻傻坚持)


你的员工、外部人因为对你的决策不用负责,所以说得很轻松,对于创业者,要少关注选择,而是关注事情本身。


第三,关于文化和进化。


一上来就讲企业文化的,后面都死了。文化是靠慢慢进化的,创业早期是释放,做的过程是汲取,成长的过程是先挖坑,掉进去就能爬上来。


很多人现在只看到谷歌辉煌的办公环境,忘记了它是从车库开始的,所有企业文化都是在后期慢慢成长之后总结起来的。员工在慢慢进化的时候去总结自己的成长,会发现这很有意思。早期员工都需要同甘共苦、共同成长和合伙分享的文化,可以让员工不断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伴随公司一起成长。


二、懂用户,产品才能让用户尖叫



我们第一轮融资很大,投入很大资金以孩子的视角研发课程,组建跨界团队,用电影工艺制作课程(用动漫的方式制作),激发学习的热爱。以前我们学习先强调有效,现在可能要先强调有趣。


在制作工艺上,让名校名师提供知识脚本,然后通过创意剧本,进行有效和有趣的结合,最后精心制作。


很多人讲到学习的有效性,但很少提到有趣性,这是我们的差异性,创意剧本拒绝课程搬家、苦学、傻学。我们要享受知识和美,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名校名师提供知识是为了教育公平。


第一,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是术,方法论是道。每一个时段,术都会变,会更新,但不变的是方法论。比如戏剧今年会火,明年会火吗?不知道,但是电影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重度垂直


通过重度垂直,可以切入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师生。产品在做上下游延展的时候,增量会特别快,但是如果连接没有特别的意义,就不是重度垂直。


三、从内容到生态,公司的顶层设计


当你的内容制作领先一小步,下一步想再领先的时候,你就要思考更多,能够把教育的生态吃透,连接更多好的内容和好的渠道。我们再往这个方向去思考,发现创业者分两大派:天派和地派,方法论也分两类,摸论和顶层设计论,摸论是实验哲学和实用哲学的综合,因为生存是第一考虑的要素,赚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我们总要知道自己公司帐上的资金。


中国有个很奇葩的公司:华为,就是把摸论和顶层设计论结合一起。早期全靠摸着石头过河,谁给我打天下,我就把天下分给谁,今天他们开始做顶层结构设计,华为将在早期和后期之间方法论进行有效结合。


今天也是如此,很多早期创业者的发展靠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带动或者与竞争对手相对抗逼出来的,接着慢慢做大。2007年我在深圳做加盟商,营业额1000多万,一年就赚了两百多万,当我想前后延展的时候,就从深圳跨越到其它地方,于是把广州、珠海、中山全省都代理了。做到一个多亿的时候,还是受限,我们就想做全国,后来就把品牌商并购了,到了2012年,就已经超越了行业前两名。


创业者就是这样,本来以为爬了一个最高山,爬到山顶后,看到后面还有更高的山。


我在2014年做了一个选择:要么在原来的山顶继续坚守,要么下去,重新爬另外一座高山。


下去是最痛苦的,当你下去,再登更高山的时候,就要走一段重复的路。这段路很痛苦,但是,当你走下去,就会觉得很好玩,你又被逼了一回,生存问题就会开始成为第一考虑要素。早期发展你得靠摸论,成熟后就要靠规顶层设计。


四、找事、找人、找钱:抬头看天,低头拉车


很多创业者早期,尤其在A轮之前,或介于A轮和B轮之间,更多的是琢磨事情,在B轮之前的投资人更多看你怎么想的。最开始的时候,最先搞定的人应该是自己,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影响到更多人,才能走得更好。



早期创业者既要抬头看天,又要低头拉车,要想想做什么对成长更有利,而且怎么做。第一代创业者靠制造业出身,第二代靠互联网做起来,靠互联网起来的这一波是当前社会的中流砥柱。2012年开始,也就是微信刚出来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当然,苹果也开启了移动互联网。


国家特别重视这个时代,双创的国家政策、投资人和孵化器的增加、所有的实体经济都在寻求变革。医疗行业的挂号网,仅仅挂号并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向产业链上下延展,挂完号后,根据你的数据找医生配药,然后寄到你家里。原本一个很小的事情和互联网挂钩,就会变得很大。


滴滴打车现在是很高频的打车软件,但实际上它是把实体经济引入进来,比如私家车运营,它连接了很多,它的业务形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未来可能会调动整个产业的变革。


如果说,你的创业为行业带来了重大革新,这个事情就不得了了。我的思考是整个教育行业被颠覆得最严重的是谁呢?不是体制外的培训,是体制内的公立学校,这是最难改变的,最容易改变的是培训学校,培训学校是围绕着公立学校办的,如果公立学校的需求被满足了,我们还需要上辅导班吗?


因为今天写作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才会有了校外的辅导机构。如果学生的教学发生了改革:先在课前放一小段很有意思的视频,小朋友可以提前在家里学完,上课的时候直接沟通对这个课程的认识,课后不会的地方,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再学习。这就是个性化学习,让体制内的老师变成你机构的服务者。


很多人说,2B端是没有前途的,错了。当然,如果没有C端,B端就没有价值了。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学校的老师,他给你带来很多资源,这个B端就很有价值了。如果你把整个体制内的产业链和循环进行重构和改变,体制内的老师被你激活,试问一下,谁还会上辅导班?因为体制内的老师一定比体制外的老师更好,你可以搅动一个6700多亿的产业,对于投资人来说,他用十亿去撬动是完全值的。到时你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变得有趣了。



创业邦去年年底颁布了独角兽100排行榜之后,把前面100名估值加起来,总共有2150亿美金,我觉得这个估值远远不够,太低了。


1998年的时候,BAT的估值多少?今天他们加起来值多少钱?阿里和腾讯加起来就过2万亿了,拿30亿的美金做几万亿的生意,值了。今年虽然是互联网资本的冬天,但是1998年到2001年是泡沫年,泡沫比冬天还冷,都碎了。


我们这代人解决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痛点,而是一个时代的痛点,这个时代都是通过手机去连接的。以前手机最多只是用来通讯、购物,现在可以用来解决衣食住行。这个时代的痛点被你解除了,原本的规则玩法就会被新的形式所取代,打破旧的规则。


有些玩法和当年的互联网完全不一样。我们要重构整个教育,我们就要把这条线盯上。但其实还有一条线:如果你在一条隐形的赛道上,能够跟投资人说明白,这个时候你就要找到你的存在,当你做到NO.1,你就是很好的商业模式了。你除了找到了市场足够大、增长足够快的行业,这个市场一定会遇到拐点期,市场在哪里,其实和你半点关系,而是给你一个线头,让你能织出一条毛衣出来。


这个行业面临的变革是:


第一,教学产品;


原来的传统课程成为混合式学习,从课堂内向课堂外走,一旦这样,小朋友的学习就没有边界了,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享受个性化学习;


第二,体制的边界也被重构了;


以前公立学校不允许和外面的机构合作,从2015年开始现在允许产品机构直接和学校合作。如果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再往后想的话,体制的师资还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把老师激活了,小学生就不用上课外辅导的课程了,一个市场就会被另外一个市场取代。



所有的创业,总结起来特别简单:你找到足够大的、增量的市场,市场刚好面临转机,然后你有足够强的能力融到足够多的钱,找到足够多牛逼的人。但是早期更多的是价值的坚持。


那么,这个行业是不是没有竞争?


一定有的。我们跟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腾讯有腾讯课堂,淘宝有淘宝同学,它们逻辑都是先建一个平台,就像淘宝,一边连接消费者,一边连接更多的创业者,所以在教育行业也会用“平台+机构”模式,但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所有的机构都提供不了优质的教育内容。那么谁有机会?就是要拥有最优质内容的机构,如果有好的内容,再从内容到平台,让体制内学校在数学中使用,最后形成壁垒。你的逻辑一定跟别人不一样,在“平台+机构”的逻辑之外,你摸到了“内容+平台”逻辑,就能讯速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PS:BANG CAMP,创业邦旗下星舰级虚拟孵化计划。第五期正式开启报名,入选者将获得投资机构对接、创业导师面对面辅导、创投盛会展示、创业邦媒体矩阵深度传播!优秀项目将登上 2016 创新中国秋季峰会的展示平台。点击阅读原文可报名。



做过250位以上大咖笔记


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程维|张小龙|张一鸣|俞敏洪丨李丰|蔡文胜丨段永朝丨罗振宇|吴晓波|吴伯凡|宗毅|熊俊|吴声|秋叶|伊光旭丨李欣频|王东岳|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张邦鑫丨季琦|刘德|雕爷|王信文|齐俊元|凯兹|赵迎光|行动派琦琦丨张怡筠......


互联网笔记合作伙伴


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中欧商业在线|中欧战略系|黑马会|复旦大学哲学课堂|李欣频私塾课|互联网大篷车|行动派|中关村国际创业节|福建省互联网年会|俺来也青春创业营|葡萄创投|碳九学社|广州创大|魔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