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问:我是农民,没有积蓄,没有技术。投资几千块钱,一年怎么赚十万?
说实话,如果你在农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以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条件,真的不可能一年赚10万。但是在我的国家,真的有一个不需要太多投资和先进技术就能致富的方法,年收入能达到10万。这种致富方式,就是当公安的锅盔。
走红全国的网红小吃:公安锅盔
“公安锅盔”是一种起源于湖北省公安县的美味佳肴。近年来,它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全国,成为网络名人的零食。在北京、上海、广州,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你一定会在全国大中小城市的街道上看到很多做公安锅和安全帽的摊位。在公安县,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品尝公安的正宗郭魁。就在上周五,一个山东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他说现在想去派出所吃锅盔,让我推荐哪里做的锅盔最好吃。由于我不在城里,不能亲自陪他,我告诉他,只要我在派出所,锅盔到处都好吃。原来他久闻警察锅盔之名,上周刚好有机会去重庆出差。火车要经过荆州,他就在荆州下车,直奔警察县。吃完梦寐以求的警察锅盔,他搭车去了重庆。
公安锅盔门店摊点遍布大街小巷
在公安锅盔的发源地湖北省公安县,锅盔的小吃生意也是经久不衰,越来越受欢迎。人们视锅盔为日常主食。所以在公安县,不管是农村市场还是县城,到处都有人在做锅盔。县城里,总有两三家做锅盔的店铺,从一车一灶的街边小摊,到一个大掌的小卷首,再到装修得很好的店铺。据统计,小公安县有店面的锅盔店有100多家,节假日流动锅盔摊更多。这么多店,不用担心顾客,因为每次吃饭都能看到排队吃锅盔的人,无论是店里还是街边小摊。
做锅盔的九成是农民
在公安县,无论是装修得很好的店铺,几平米的小卷首,还是临时摆的街边小摊,摊主和做锅盔的老板都是一个身份:农民。大部分都是从路边的一个炉子开始,三五年后就可以立起一个卷首。他们搬进了商店,从不担心风雨。他们在城里买了一栋房子,有一辆汽车。又过了几年,有的开了大店,开了连锁店,生意越做越大。
做锅盔投资小,见效快,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锅盔投资小,硬件是一个炉子,一个三轮,一个案板,夫妻分组 成一个生产线;锅盔的原料主要是面粉,配以各种肉、菜、蛋的馅料,无论硬件烤炉还是锅盔原料成本都不高,一般总投资几千元,在街边,菜市场,超市旁找个摊位即可开业,而且不担心没有生意。锅盔简单易学,一个小门店年赚30万
做锅盔技术含量不高,找个师傅学上一二个月就能撑握全套手艺,再练手个把月就可以脱手单干了。我有个同学,不愿意种地,更不愿意进工厂流水线打工,总想着做生意赚大钱,这些年,他开过饭店,贩过水果,卖过衣服,每一样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年过四十不仅一事无成,还欠了一屁股债。走投无路的他到县城找了个师傅学做锅盔,如今,五年过去了,他早已从路边小摊贩搬进了20多平方的店面,每年纯赚30万元,不仅还清所有欠款,还在城里买了房,有了小汽车。

做锅盔稳赚不赔,当副业也能赚钱
在公安农村,还有一批把做锅盔当成副业收入的队伍,他们以务农为主,遇上节假日,就上街卖几天锅盔。别小看这节假日,收入并不比种地少。我所在的村就有十多位农民,平时在家种地,节假日或集会活动,就骑上三轮车拉着炉子案板到镇上县城摆摊卖锅盔。一炉一案,一个烤一个卖,夫妻两人就组成了锅盔生产线。一天下来,卖个二三百个锅盔,赚上八千把块钱。
这还是一般的节假日,如果到了春节,街上的流动做锅盔的更多,过年里吃厌了大鱼大肉油腻的食物的人们,就想吃个香酥可口的锅盔。过年的销量也是平时节假日的几倍,一天最少卖600个锅盔,加上过年的涨价一倍,往往春节半个多月下来,赚的钱相当于种地半年的收入。

公安锅盔也成了一项农民外出谋生的本领
不仅在公安境内做锅盔的遍地开花,有更多的公安农民学会了做锅盔技术后携妻带小“奔赴”到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支起炉子开店卖锅盔。公安锅盔成了当地农民走南闯北的谋生本领,这支身怀“独门绝技”外出打天下的农民队伍正逐年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卖公安锅盔的公安农民,最少也有几千人。
所以说,这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公安锅盔,其实蕴藏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非常适合无技术、无资金、无门路的农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