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初,为了帮助市民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今天(29日),重庆警方反诈骗中心近日整理出了2018年电信诈骗十大典型案件,并根据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法发布了权威警示提示,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1.贷款诈骗,占比17.62%
南安警方破获典型案件:今年5月,刘加了一个陌生人做朋友,对方表示可以帮刘办理10-50万的贷款。后来刘选择了10万的贷款,对方说要交3000的手续费才能帮他办理24笔10万的免息贷款。刘通过微信转账3000元。但对方一直不借钱,继续要求刘支付制卡费、信用卡等费用,刘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警察提醒:1。选择有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申请贷款;2.如果对方要求先交手续费,或者交制卡费,第一时间就要明白:这是陷阱!
2.刷网评信誉,占比13.60%
石柱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件:今年8月,于在网上看到兼职信息,于是加了对方QQ。对方发了网址和返现规则。于通过对方发送的支付二维码支付了100元购买的一件服装,对方立即返还本金和佣金共计105元。随后,于共支付了21398元,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对方以各种理由不归还本金和佣金。
警方提醒:网上计费陷阱较多,要警惕网上口头交易,以各种理由要求提前支付。
3.冒充购物客服诈骗,占比11.48%
忠县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件:今年6月,陈某接到一名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的电话,称陈某的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现在将赔偿其退货。在对方电话提示下,陈某通过手机扫码将银行卡里的人民币55541元转账给对方,两小时后联系天猫客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不要相信所谓电商客服电话。如有疑问,请联系官网留下的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4.购物诈骗,占比9.97%
开州警方破获典型案件:今年7月,张在浏览QQ空间时,发现之前加的一个朋友在卖手机,于是联系对方,最终同意以4350元的价格购买一部iPhone8手机。根据对方要求,张加了对方微信,转账4350元。之后他反复问对方手机的事,对方让张等,因为手机已经发快递了。张后来发现没有快递,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民警提醒,购买商品要选择正规渠道,没有第三方平台或担保,不要轻易进行网上交易;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发布的或者电话销售的购物信息。
5.盗取、冒用虚拟身份诈骗,占比9.15%
忠县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件:今年1月,某公司财务部部长王通过QQ接到该公司董事长的电话,称不方便接电话,要求王联系广东姚将军收取合同款。王联系“姚总”后,“姚总”称,合同金额65万元已转入吴东私人账户。随后,“姚总”声称合同有问题,要求返还合同款。之后“吴东”让王从公司账户中通过QQ给“姚总”发65万。王向对方账户支付65万元。看到吴东在公司谈稿费,发现自己被骗了。
警察提醒:当你在网上收到别人借钱或转账的请求时,你最好亲自或通过电话与我核实。
6.办理银行卡关联业务诈骗,占比5.34%
南岸警方止付挂失典型案例:今年12月,胡收到
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信用卡因逾期未还,我行已锁定您的信用卡,并录入征信系统,咨询请拨打客服*******(**银行)”。胡某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对方称胡某的征信受到影响,但可将不良征信记录消除,需要胡某提供信用卡账号。后来,对方又告诉胡某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胡某表示同意。胡某按照对方要求在手机上操作,并将收到的一条验证码发给对方,随即收到一条银行卡转账成功短信提醒。胡某意识到遭遇了诈骗,立即报了警。南岸警方迅速行动,成功止付,最终为胡某挽回损失4999元。警方提醒:办理银行业务应到银行网点,或登录银行官方网站在线申请。切勿向他人泄漏自己的验证码。
7.提供虚假服务,占比5.19%
沙坪坝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例:今年5月,一个QQ昵称为“某服装有限公司”的男子主动给程某发来信息,称可以帮助程某推广保证其店铺的每日人气和销量。程某要求对方帮忙进服装和建设网站,在随后一个月时间内分五次给对方账户转账12099元,对方却一直没有装修网站,还要程某再交2000元的保证金。几天后,程某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方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对所提供的服务多加核实,不要被一时利益所蒙蔽,转款时需谨慎。
8.投资理财,占比5.15%
石柱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例:今年3月,向某加了一个自称“福汇国际”业务员的微信号。对方称可以利用交易平台漏洞炒外汇,要求向某下载“福汇国际”app并向“福汇客服中心”的微信账户转账。向某先后转账共计4800元。完成操作后,向某发现不仅无法提现,而且“福汇国际”外汇交易平台也无法登录,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要注意投资标的、收益及资金监管,对收益过高的投资理财产品尤其要三思。
9.猜猜我是谁,占比4.19%
忠县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例:今年1月,范某接到一陌生男子的电话,让范某猜他是谁,通过对话范某误以为对方是镇里木材厂的杨老板。
“杨老板”让范某第二天去厂里找他,有事情要跟程某谈。次日上午,范某又接到“杨老板”的电话,叫范某先别忙去厂里,他正在和其他客服谈生意,叫范某等通知。几分钟后,“杨老板”又打电话来说要给客户送红包,但对方不收现金,叫范某微信转账给对方,后范某微信转账2000元后,“杨老板”又打电话说客户嫌钱少,要范某再转8000元。范某感觉不对便去木材厂,找到杨老板核实后,发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只要涉及索要、借取钱财,不乱猜、不转账、多核实。
10.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占比4.05%
万州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例:今年6月,黎某接到一个自称是长沙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黎某在长沙安装的一个座机欠费三千多元。黎某称自己从来没有去过长沙,对方就给了黎某一个报警电话请他询问。黎某打过去,对方称是长沙公安局的纪队长,查到黎某的身份证牵涉到一个大案子,需要黎某协助办理案件。随后,一自称书记员的女子来电,以核实情况为由,让黎某拍摄银行卡,还问了密码,并让黎某把所有的钱存到该银行里。黎某随后发现自己存入该银行卡里面的17980元被转走,才意识到被骗了。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要求转账,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核实。
上游新闻记者 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