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
青田县川寮镇大路村通过来料加工的村集体开发,村干部自愿为村民提供服务,形成了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直接带动了村里100多名闲散劳动力的就业,使村民在家门口增加了劳动收入。
“农忙回家经营庄稼,业余时间编藤,家里赚钱,一个月收入2000左右。”4月22日,在青田县川寮镇大路村加工点,10多名村民集中加工藤条。手动操作的洪桂菊兴奋地说。
大路村是一个注册人口2000多人的大村庄。村民收入大部分靠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有很多留守妇女和老人,由于考虑家庭等原因,没有增加收入的渠道。2020年底,大路村联合村指导员陈建生针对村里妇女不能外出打工、缺乏收入来源等问题,通过各种了解,提供了解决方案:——。引进进口材料加工,让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增加劳动收入。
大芦村委会干部外出学习交流后,决定成立一个“经纪人”小组,由村干部随材加工,有老师,有学徒。黄金海、夏爱斌等村干部出去学习掌握来料加工技能,联系厂家签订生产加工合同,然后村干部教村民来料加工技能,带领村民增收。
在村干部和村妇联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村里第一批妇女成功学会了来料加工技能,开始了来料加工。随着第一批村民挣钱,越来越多的村民想学习来料的加工技能,这让村干部金海又喜又忧:“我们从加工厂签回来的订单很少,利润微薄,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稳定的订单。”
经过指导员陈建生和村干部的反复协商,大路村成功地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也设立了来料加工点。第一批订单已达到10000多只圆规和5000多只礼品笔,鼓舞了村民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么简单的半成品礼品笔组装起来,就能赚20美分,一天能赚60多元。村民张高兴地说:“多亏了村干部,我们不用出门就能挣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海发现圆规和礼品笔的加工简单易用,但非常费力。考虑到来料加工的村民都是妇女和老人,他联系了企业,改为加工藤椅。藤椅加工利润高,每把藤椅工资16元,一天能做3-5把藤椅,正常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金海说:“编织藤椅在村民中很受欢迎。这是一份可以负担的工作。农民忙的时候,就在地里干活,做家务。有空就坐下来织藤椅。可以说是农活,家务,赚钱。”在大路村的街巷里,现在有妇女和老人三三两两地坐着编织藤椅。
短短几个月,大路村通过村集体发展了来料加工,村干部自愿为村民提供服务。来料加工行业逐步完善,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增收之路,直接带动了村里100多名闲散劳动力就业。陈建生说,在扩大和加强来料加工产业的基础上,该村计划下一步发展多种来料加工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来源:丽水日报记者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