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不依赖厨师的餐饮,无厨师餐饮项目一线品牌

温韬职业餐饮网李珍

一个外卖品牌诞生两个月,连续开了两家店;

如果客户单价60元,日订单量可以超过200。

是青鱼的蓝色麻辣香锅,行业内第一家完全不依赖厨师的麻辣香锅店。开盘后第8天破了盈亏平衡点,后厨线“变态级”升级,最早30秒内下一单。

在今天的外卖行业,平均客户价格低,毛利低。为什么青玉兰这个时候能快速盈利?

近日,专业餐饮网记者前往青鱼兰芝香辣香锅店,采访了其创始人吴楠。

(清漪兰芝麻辣香锅创始人吴楠)

30岁离开餐饮进入互联网,

五年后回归选择外卖

吴楠1996年进入餐饮行业,从麦当劳的基层员工到全锦城集团的营销总监,是名副其实的餐饮六先生。

但是当他30岁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餐饮业。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给餐饮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吴楠意识到自己在餐饮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不得不学习互联网。

接下来的五年,他去百度做产品和技术,去包间为用户做大数据管理,也做了物联网。

练完一技之长,吴楠从去年开始打算回归餐饮。

选择外卖的原因很简单。外卖与互联网融合最为紧密,外卖行业经历了前三年的疯狂补贴和非正常发展期,进入了正常的商业模式阶段。这时,“正规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然而,吴楠却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选择香辣香锅的品类进行考察,获取数据,前后分析测试。

为了选品,翻垃圾桶,

开店即立誓“干掉厨师”

一个

为选品蹲店、翻垃圾桶

当时吴楠和他的团队列出了麻辣烫、寿司、米饭套餐等7个备选外卖品类。为了筛选出最有潜力的,他们连续7天在各大外卖平台复制数据,做了一个excel表格。他们还从早到晚蹲在别人的餐厅前,了解这一带这一品类的经营情况。

甚至在餐厅工作后翻厨余垃圾,看看别人用的是什么品牌的产品,成本是多少,然后结合租金和人工成本计算餐厅是否盈利。果不其然,最后发现有些品牌看似做得不错,却没有利润空间,苦苦支撑。

最终选择麻辣香锅,是因为:

1.客户基础广,男女老少皆宜,市场空间大;

2.与一般外卖类相比,营业时间更长,可以涵盖午餐

、晚餐、夜宵;


3. 议价空间大,下不用跟十几二十的快餐拼价格战,上可以跟人均几十上百的线下麻辣香锅品牌做竞争;


4. 有做品类老大老二的机会,麻辣烫已经有了杨国福和张亮,而麻辣香锅在线上还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



2


“干掉厨师”定制炒菜


在决定从互联网回归餐饮时,吴楠就下决心要开一家“干掉厨师”的餐厅,但彼时在麻辣香锅这个品类中,还没有敢完全不用厨师、依靠炒菜机的,就是因为一般工厂出来的炒菜机,并不能适应餐厅对于温度、品质的要求。


1


别人家炒菜靠厨师 他靠温度传感器


吴楠和他的团队决定定制一款适合自己家使用的炒菜机,特地在一个厨师在炒菜时,放入四个温枪,不停的测,每一个时间段应该是什么样的温度、转速,要颠几次锅,然后把这些数据加入炒菜机的系统中。


这样智能化之后,即使是小时工,培训十分钟都可以上岗炒菜,完全不再依赖厨师,人力成本大大节省。



2


放弃刻度勺 改用酱枪


有人认为标准化就是把依靠厨师经验的事,改成依靠数据,比如把勺子换成刻度勺。但这个做法忽略了勺子会裹酱,而且一旦忙起来,员工不会管勺子是不是抹平、往锅里甩了多少、还残留了多少。


对此,吴楠改用酱枪,可以实现用料的绝对精确,做出来的口味一模一样。


四招解决外卖痛点 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的问题解决了,但对于吴楠来说,这仅仅是开始,在互联网浸淫五年,他深知外卖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而当下的外卖行业中,能够把用户体验做好的寥寥无几。怎么提高用户体验呢?


为此,吴楠和他的团队在外卖平台上去抄竞品的差评,一条条分析问题在哪。最终通过对这些差评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了外卖影响用户体验的四大痛点,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1


包装放弃暖色调用蓝色


放弃抽插设计用翻盖


外卖常见的包装都是暖色系,因为普遍认知中,暖色系更能激起人的食欲。但吴楠力排众议坚持用蓝色,因为更加清新、文艺,且看起来不像一份外卖,而像一个礼盒。事实证明,这样的包装很受顾客欢迎,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在外包装上,一般都是抽插设计,保证美观的同时,能提高包装效率。但吴楠发现,如果用抽插,顾客需要先把外卖从塑料袋里拿出来,才能取出饭,很不方便。


而翻盖设计直接打开就能吃,吃完盖子一盖就丢垃圾桶。虽然对于打包员来说,翻盖要比抽插的速度慢几秒钟,但吴楠宁愿牺牲这几秒,也要保证用户体验。


2


几万块钱拍照


提升店铺形象后转化率37%


吴楠在做外卖之初,就发现有很多行业人不注意自己的店铺形象,甚至都不会自己拍产品照,而是直接依靠平台的功能,输入一个菜品,自动配上图片。


他认为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转化率,所以当时花了几万块钱拍产品,照片要求甚至比堂食还要高。


他认为在店铺形象上没必要节省,现在的节省会直接影响营业额,“只有你的照片足够漂亮,别人才有可能点进去下单”。



3


用了好东西得让顾客知道


干脆把食材品牌写出来


在食材上,吴楠也都是亲自挑选,光腊肠就试吃过不下100个品牌,而且食材都使用超市专供的品牌。但用了好东西得让顾客知道,顾客不知道就是白搭,所以干脆就把品牌直接写在每一个菜品后面,给顾客信任感。


而且菜单文案设计上也是萌萌哒,比如蔬菜类叫做“瘦瘦哒蔬菜”,金针菇叫做“请叫我白富美”。


吴楠说,之所以用有情感的文案,是因为手机本身是个冷冰冰的东西,如果只是简单的菜单用户看完没有任何感觉。



4


配送不仅是第三方的问题


首先要跟外卖员搞好关系


行业里有句话说,“外卖产品只有一半掌握在商家手里,另一半掌握在配送员手里”。


配送虽然是外卖的痛点,但很多餐饮人认为配送是第三方的问题,自己对此无能为力。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1


跟配送员搞关系,拉拢优秀配送团队


首先可以通过跟配送员搞好关系,让他们给自己家送餐的时候不至于过于暴力。


事实上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比较优秀的配送团队,供着那些出餐快的好品牌,吴楠在每一家店开业前都会提前去摸点,请他们吃饭、送饮料,把这些人拉拢过来。


2 多花一块钱选择专送


外卖团队分为专送和快送,虽然只有一块钱之差,专送无论从服务态度、形象,还是配送速度,都比快送高一筹。


吴楠认为,现在没几个人会去计较一块钱两块钱的配送费,相比之下服务质量更重要,所以坚持选择专送。


3


定制立体货架,按照平台给外卖分类


为了解决爆单时,店内混乱的问题,吴楠还根据店内打包员的身高,专门定制了一个上下五层的立体货架,根据不同平台分类摆放,上面两层给美团外卖,中间两层给饿了么,最下面一层给百度外卖。


设计向右45度动线 最快30秒出一单


后厨的产能直接决定一个外卖店的天花板,如何提高效率,也是吴楠筹划开店以来每天在思考的事。


“没拿店的时候我就开始画各种各样造型的后厨,然后每天夜里在家腾出一块空地,手舞足蹈地模拟、掐表,一点点去优化。”


1


定制出单系统,与菜架结合,


抓菜速度提高三倍


传统外卖点餐,出单是按照顾客点菜的先后顺序排列,没有规律可循,员工抓菜效率低。吴楠自己定制了一个出单系统,不管你怎么点,最后出来的单子都是按照自己设定好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每一样菜品在架子上的摆放,也是按照出单的顺序来排列,这样员工只需要顺着单子和菜架往下走,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抓菜速度直接提高了三倍,还减少了出错率。



2


动线统一向右45度,最快30秒出一单


后厨的每一个空间都被吴楠充分利用,小到洗手池、置物架,大到传送窗口、操作台,尺寸都是定制的。而且后厨整体动线是统一向右45度递送,最后绕成一个圈。


整个流程设计也分为单发和并发两种,单量比较少的时候,一个人操作,5分钟就可以出一单;单量较多的时候,可以四个人同时操作,1分钟出一单,也可以六个人同时操作,30秒出一单。


3


门店水电用手机随时监控


吴楠还为所有门店都装上了一套物联网系统,用以监控门店情况。甚至冰箱门开关了多少次,冰箱温度是多少,水质是怎样的,老板都可以在家用手机实时监控。有一天早上员工炒菜没有开排风,吴楠在家手机就收到了烟雾报警。


“别说是老鼠了,有任何活物经过都会被摄像头拍下来,然后报警,立刻采取措施”,吴楠说,“不用再一家家巡店,管理的成本降低,效率却大大提高”。



职业餐饮网小结:


外卖行业走过前三年疯狂补贴的混战,大批鱼龙混杂的商家被淘汰,如今已经进入了“正规军作战”的阶段。未来五年,也将是外卖的高速发展时期,甚至会成倍的往上翻。


吴楠作为入行二十年、又在互联网浸淫五年的餐饮老炮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外卖行业,正是看准了这个未来的趋势。


而抓住趋势后,更重要的是发现痛点并提出解决方案,正如吴楠所说,外卖已经回归到了真真正正做生意的时代,只有那些真正懂外卖行业的模式、成本结构的企业,才有资格活下来。


职业餐饮网近期还将对行业一批外卖品牌进行专访,比如从2010年就开始做外卖的优粮生活,还有成立两年多即遍布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外卖独角兽——焦耳外卖。


对外卖有任何想说的都可在文章下方留言,或直接加作者李珍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