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急需3000块钱怎么办,学生急用钱怎么办

高考结束后,所有的同学都在期待着自己喜欢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期待着更好的校园生活!

在这里,边肖想提醒大家,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即将入学的大学生,都应该警惕近年来日益增多的非法校园贷款犯罪。

近年来,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分期购物等金融服务的“校园贷”平台大量涌现。这些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信用消费的需求,从而快速占领高校市场。

然而,在“校园贷”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近日,我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河源、东莞、茂名等地警方接连破获多起“校园贷”违法犯罪案件,诈骗分子利用“校园贷”各平台漏洞实施犯罪,导致多名学生陷入骗局。

今天,小编就要教大家识别

非法“校园贷”

案例一

今年4月初,佛山某高校学生张接到一名外籍女子的电话,向她推销贷款平台,要求张输入个人信息。然后以相关资料不够详细为由,要求张某支付400元资料费,再要求张某支付600元服务费和2000元押金。当犯罪嫌疑人要求张某缴纳保险费1600元时,张某发现自己被骗,前往派出所报案,共被骗3000元。

5月中旬,佛山警方在武汉、湖北等地展开收网行动。行动中,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人,缴获手机50余部、赃款近20万元及大量银行卡、POS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

案例二

今年3月,深圳龙岗公安分局受害人魏(深圳某高校学生)报案称,自己用手机在网上找到一家贷款公司,添加对方为好友进行贷款。然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和借条的照片拿给对方,要求在他的支付宝上开一个秘密支付,然后增加金额后偿还贷款,却发现自己被骗了1000元人民币。

经调查,警方发现这是一起在网上发布虚假贷款信息,伪造贷款证明并收取手续费的诈骗案件。本案中,犯罪分子利用支付宝的秘密支付功能,诱骗受害人将其支付宝账户设置为秘密支付对象。当受害者增加配额时,犯罪分子立即拒绝了金钱消费。

5月下旬,深圳市公安局在广西玉林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梁某明,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电信

-word" data-gid="4323365" qid="6537424167002707208">网贷”诈骗


嫌疑人通过QQ、百度、58同城等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的这些费用之后就将其“拉黑”不再联系,以这种手法对大学生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理性消费广大学生要培养勤俭意识,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


擦亮眼睛:广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


及时求助:广大学生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寻求相关部门提供适当的帮助。



案例三


3月30日,谢某被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为由,骗其签订9920元的两年期贷款合同(本息合计近13000元)。


经查,指路人公司通过联系高校社团组织负责人到学校内部举办免费职业指导讲座、招聘人员在校园周边派发调查问卷、各种微信圈沙龙等方式,获取各大在校学生联系方式(电话、QQ等)。随后,该公司安排员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学生做免费的“北森胜任力”测评,再以讲解测评结果、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由,邀约学生到珠江新城某大厦15楼指路人公司。


“培训贷”诈骗手法


嫌疑人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从中诈骗学生。



案例四


今年3月,某高级职工学校女学生陈某因欠朋友钱急需贷款还钱,在QQ兴趣部落模块关注小额贷款社区放款人施某,向施某申请贷款3000元,月息270元,施某要求陈某提供全身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


陈某按施某要求提供后,施某以照片和视频不象同一人为由拒绝放款,并于4月5日通过微信将裸照发给陈某,勒索1000元,并将陈某裸照发给她母亲。威胁其母亲汇钱给他,否则将陈某裸照发至网上,后陈某母亲便带陈某至派出所报警,此事对陈某心理造成极大压力,被迫休学。


韶关警方接到警情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经过多个部门联动合作,专案组最终锁定了施某为重大作案嫌疑人。5月下旬,专案组赶赴安徽省合肥市将犯罪嫌疑人施某抓获归案。


非法催收手法


放贷方要求学生提供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进行“低息贷款”,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发布学生裸照等隐私威胁学生,勒索钱财。



案例五


今年3月,广州市某工程技术学院女生黄某报案称被一同学向其以借用身份证注册软件为名,利用其身份证信息在网络平台非法贷款1万多元,经贷款公司催讨后才发现被骗。


专案组民警通过缜密侦查,于5月下旬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抓获嫌疑人林某。


经查,林某交代其于2016年11月用身份证在“名校贷”贷款1万元用于消费,后无法偿还,遂以借用身份证注册为名及提供50元报酬的方式,骗取全校40多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先后通过“名校贷”、“分期乐”、“爱又米”、“分期呗”和“零零期”等五个网络贷款平台非法贷款40多万元用于本人消费和挥霍,直至案发。


看完以上这些案例,


你还会相信


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


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的


校园贷小广告吗?


尽管这些“非法校园贷”


披着各种各样的“马甲”


但只要我们能做到


不要沾染“非法校园贷”


理性消费


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法”


就不会上当受骗


拒绝非法校园贷


保护自己!


请提醒更多人


别让他们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