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滴滴和快的大战 滴滴与快的的烧钱大战

天下网商记者 黄天然

6月30日晚,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敲钟仪式,滴滴以股票代码“滴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上市首日,滴滴股价收涨1%,报14.14美元,市值678亿美元。

此次IPO至少筹集了44亿美元。滴滴将发行价定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发行区间上限;此外,发行了3.17亿ADS,比原计划多10%。

滴滴上市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机构投资者中,软银愿景基金持股21.5%,优步持股12.8%,腾讯持股6.8%。

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

“还记得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当时下着大雪。我的夹克很难阻挡寒风,但和我一样,我面前有一长串冻人。他们沮丧地等着出租车送他们回家.那一年,我们推出了滴滴出行,目标很简单。是为了让人们的出行更方便。”程维在招股书的开头写道。

依靠这一愿景,滴滴的业务从简单到复杂已经运行了8年。

A3A3;">2012年“滴滴打车”APP上线后迅速走红,当年就完成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后,滴滴在与30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竞争对手展开烧钱大战,并笑到了最后。2015到2016年,滴滴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业务,奠定了行业领先的地位。




如今,滴滴经历21轮融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全球年活跃用户达4.93亿,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中国的年活跃用户有3.77亿,年活跃司机1300万。今年第一季度,滴滴在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4100万次,月活用户是Uber的1.6倍之多。




实现成功上市的在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实现5.483亿元人民币盈利。




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这次盈利一大部分要归功于投资收益。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投资收益高达123.61亿元,主要是由于拆分了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而在近期“橙心优选”完成了A轮两次融资,最新估值为18亿美元,其中滴滴持股32.8%。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营收占比最大的国内出行市场收入,自2018-2020年来并没有明显的收益突破,收入分别为1332.07亿元、1479.4亿元和1336.45亿元。在运营和支持、销售和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等支出方面,三年来都呈逐渐攀升趋势。




下一仗:布局海外市场



对于尚未完全成功造血的滴滴,IPO能一定程度缓解资金压力,支撑其不断扩张的版图。但更重要的在于找对下一个盈利增长点。




招股书披露,计划将约30%的募资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将加强国际化,与Uber、Grab等海外网约车巨头同台竞技,另一方面,发展电动出行与自动驾驶技术,是眼下滴滴最重视的两步棋。




2020年,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营收占94.3%,国际业务营收不到2%。据招股书介绍,滴滴已经在海外14个国家上线,主要业务包括出行和外卖,首先滴滴选定的战场是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本土企业不那么强势,且人口相对稠密的国家。




2018到2020年,滴滴海外出行业务订单成交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83亿单上升到了13.48亿单,三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可观。如何逐渐从对手林立的海外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国外司机和消费者心智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无人驾驶的新征途



作为滴滴核心战略板块之一的滴滴自动驾驶,目前已经完成业务拆分后的A轮融资,由软银与滴滴等联合向滴滴自动驾驶投资5.25亿美元,组建超过500名成员的团队,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与车队操作系统,并与广汽埃安、比亚迪等车企合作,推出可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




但这一场漫长的征途才刚刚起步。无人出租车从实验成功到大规模落地,再到实现商业化,需要经历漫长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又要靠大量烧钱铺就。连CEO程维也曾表示,自动驾驶各方面成熟,至少还需要持续投入十年。






去年年底,Uber已经从这场烧钱且高风险的技术竞赛中退圈,将自己的自动驾驶研究部门出售给了美国自动驾驶研发公司Aurora,减轻盈利包袱。




目前,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技术最为前沿的Waymo,拥有上千辆测试出租车队,每年运营成本高达10亿每元,它历经1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4年的独立运营,才得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130平方公里范围的提供服务,将这一技术应用落地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滴滴仍然坚持入局,是因为无人驾驶出行市场将是未来可以预见到的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由于面对高技术和资本壁垒,自动驾驶将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赛道。据麦肯锡预测,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在2030年有望达到2600亿美元。




编辑 杨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