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温暖、纯洁、光辉的自然,应与神性同在。——顾知道
运转
你,我和他,我们所有人,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有自己的生活。那么,你想过或者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哦,与其问你,我更想问我,我们,他们,所有的生物,所有的真、善、美的人(甚至那些心肠不好或被打败的人,比如霍布斯和洛克等古典哲学家认为的,有自己的“天赋权利”),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高贵典雅还是庸俗?是理性克制还是情感放纵?也就是说,是压抑、沉重、麻木,还是自由、轻松、刺激的生活?后者必然指向幸福,而前者可能是悲惨灰暗的人生。还是应该尽力寻求两者的完美和谐?“熊掌”和“鱼”怎么可能兼得?
幸福家庭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常见但不可避免的选项,很容易回答,但很难回答。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说简单点,可以三言两语怎么回答。比如很多人可能会说:“生活,是什么?不就是生而活吗?活一天就是一天。——这不是你自己的事?活成你喜欢的样子,活成你喜欢的样子。只要你能活得轻松、自由、快乐、舒适或丰富,只要你能活出你的本性,活出你自己的性格,活出辉煌的风格,尽可能活得有价值.随便你。”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觉得自己活得很好。好像和别人没什么关系,因为别人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你,你也不能,不想也不需要代替别人。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否定和无奈,但是发自内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不是完全正确,不是所有的选项,也不可能代表所有的人。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和世界非常复杂多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因此,人们对生活及其方式的梦想、期待和选择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更重要的是,人不能只存在于自己局促的地方;换句话说,人终究是群居动物。
面具
只要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社会的实际情况,就不难看出人类生活的复杂性、现实性和残酷性。为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因为人的个人欲望、梦想、期望和选择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和反差太过复杂。
疲倦的
从某些方面来说,例如,贫穷或富有,挫折或快乐,命运多舛或顺利,荣耀或边缘化,和平与快乐或悲伤,这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创造。而要说复杂,恐怕也不是刚才那些人说的那么容易,也不是随便几篇文章,或者一大堆说话什么的就能解释清楚的。即使你写了十部专著和八部专著,也很难讲得透彻,从而给众生指点迷津,让世人在你看来更难领悟和实践。现在
代,那些“鸡汤大师”、“达人高士”或者“江湖骗子”之类的满大街“一抓一大把”不是?老话说得“各人的路终归还是靠各人自己去走”的意思就是各人的生活要靠各人自己过(认知、体验和演绎),各人也只能是自己生活的载体或容器。为什么会这样?还是一言以蔽之:无论人有多少和多么复杂,归根结蒂,人只能属于自己;而且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相容(兼容)、对等和替代的。

孤独者
尽管放眼波涛汹涌的人海,真正复杂的人只能占少数,绝大部分的黎民苍生只不过日求三餐夜图一宿,活着尽力好好活着而已,没有也没有能力那么讲究或过分讲究。我说过,很多人纵然“心有天高”,却往往“命如纸薄”不是?——至于世界上另一些人的状况嘛,可能比较特别。比如某些人,但凡有一点儿姿色什么的,往往好逸恶劳,自我认知失控,成天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地算计着如何傍大款傍明星什么的,名包名鞋多得自己都搞不清,一个手机壳儿也要一万多,痴迷于名车,豪宅,卡里的钱有7、8甚至9位数还嫌不够,挥金如土,奢靡无厌,矫饰得发紫,空虚得发飙,嚷嚷着穷得只剩下钱了;很多人(包括古往今来)的结局如何?颜值缩水,被谁嫌恶、抛弃和伤害,甚至入狱,疯癫,毁灭。比如,旧时代上至皇室贵胄,下至底层民间的那些命运多舛的女人们的悲催遭遇。其它的还有……算了,诸如此类的扭曲、变态、荒诞、糜烂的现象,并不在本文谈及的范围。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现在正在。如何尽最大可能地让全社会的人们过上正常、健康而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正直善良且勇敢智慧的人都要认真地思考,并将正确的理念贯穿入我们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的指引明灯。若以发展的观点看,这必然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以及每个个体的修为、能力和取向诸多因素或条件密切相关。

古书
从现象层面上看,纵览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自然也包括那些衮衮诸公及特异另类甚至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和天之骄子的“人物”们),他们,还有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乃至终其一生,都在干什么呢?有什么目标和追求?咳,茂盛或枯落如草木,密密麻麻蝇营狗苟如虫兽,熙熙攘攘的到底都生活得怎么样?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岂能简单草率地一概而论?而虽然如此,我们不妨可以调整视野的角度(或宏观或微观,或主观或客观)或探讨的层次(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直抵事实的底蕴和真相)看问题。还有,我们不妨预设视角的型类去探究问题。比如,可以从世俗的角度,科学(人类学、生物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文人的角度,宗教的角度,非人类的角度,甚至“外星智慧”的角度,去探究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这般或如此那般得出的印象、认知和结论不同,甚至会颠覆您之前形成的牢固观念(或许,您的那些东西早已僵化迂腐了,您兀自敝帚自珍哩);(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仅仅是一个宏观或者说是超然的视角而已。)

成果
从本质层面看,您想过和能够过什么样的生活,首先必然受制于人的生物性(如本能、性情甚至许多与生俱来的劣根性等);其次,也必然与您的社会性关怀、美好情感和良知、仁慈、理性甚至审美取向及其追求的偏移度,以及心理、灵悟甚至潜在的“神性”相缠绕牵连;再次,也必然与您所处的环境(家庭、家族、社群、社会、也包括自然环境)、地位、职业、身世、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学养、智慧、情操、品位、禀性、各种能力以及性格的成熟度等等因素和条件紧密相连;还有,也与您的人生际遇、命运及其走势等等因素和条件紧密相关。

海滨
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能会形塑什么样的生活;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也只能于您自己才有意义。别人于您而言,不过隔靴搔痒罢了。而问题往往在于,社会是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是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整体的健康、活力和完美助益,而不是蘖变成有害细胞,弄得浑身这疼那痒,伤疤累累,甚至发生痛苦的病变。——当然了,一个强健的机体,其自身就有一定的“自愈机能”的,清除、消灭那些个别的有害细胞或病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咯。

品位
回应题目,我想说的是,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因此,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严格来说,决不单单属于个人行为,决不可以随心所欲甚至恣意妄为,更不能以伤害、牺牲和褫夺他人的利益和幸福来换取个人的一己之利。当然了,这跟追求自由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规则、公众利益,等等,都会相应的制约约束我们的个人行为和生活。人总是在梦想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漩涡中纠结一生的;至死方休。——当然了,人最好是在其有生之年,活得干干净净光明磊落一些才对。

海边一家人
我们人类有几千年的社会文明史,在社会与个人生活层面上有指不胜屈的成功与失败、美好与丑恶、良善与窳劣的案例,可资借鉴。所以,无论您是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文人、富豪、贵族、极客、精英人士,还是平头百姓或别的什么人,既入世生活,就必须顺应时代规律,恪守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若出世,则另当别论了。
每个人都有其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只是这种权利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一己之私的专利(或所谓“专属权利”),而应该与周围的同类共生的东西;换言之,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权利不能建立在否认甚至是剥夺别人生存和生活权利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其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就是不应存有的,理应遭到别人的批判、谴责和唾弃的。

快乐人生
当然,人的生活也往往受自利、欲望的驱使。只要能够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不伤害或危及他人和社会,就没有什么好指斥的。毕竟,合乎天性,才能顺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真谛,保障人类共同生活绵延不绝下去。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其实,在我看来,进一步说,不明真相和意义或者丧失审美意蕴的生活才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沉思默想
所以,如何检验、选择和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过理性而有节制、尊严而合乎天性的生活,应当为我们的主流取向之一。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如果尽可能地协同所有人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关乎到人类共同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古蓝云 2020.11.21.2021.6.19.梳理.

放飞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