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大学生各类不良“校园贷”是近期公众关注的话题。今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多方面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高校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整改背后,大学生真的需要借钱怎么办?而当学生陷入校园不良贷款时,如何自救?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财政司司长郭鹏在3月24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详细回应。
对于确实有贷款需求的学生,郭鹏表示,如果学生需要助学贷款,可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申请校园助学贷款;也可以联系学生原籍资助部门申请学生原籍国家助学贷款。郭鹏说,通过以上方法,学生的基本学杂费和住宿费都可以解决。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三不愁’。”郭鹏在会上介绍:一是可以保证学生入学前不用担心,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当地财政资助部门申请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和住宿费,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承担。此外,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也可申请新生一次性资助,并领取路费和短期住宿费补贴。
第二,入学不要着急。据郭鹏介绍,大学新生报名现场已开通绿色通道,已建卡、领取低保、接受特殊帮扶、残疾或家庭有其他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
第三,入学后不要着急。郭鹏指出,大学生可以按规定程序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申请勤工俭学、校内奖学金和困难补助。
对于其他方面如必要生活费等需要贷款的学生,郭鹏强调,学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前要与家长沟通,并向学校老师汇报情况,这样家长才能放心,老师才能帮助检查情况。
如果学生已经陷入校园不良贷款,如何解决问题?对此,郭鹏回应称,陷入校园不良贷款的学生应尽快与家长和老师商量,渡过难关,及时止损,避免情况恶化。同时,郭鹏提醒,学生应尽快向学校报告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问题,提供线索,打击校园不良贷款。
红星新闻记者吴洋杨雨奇北京报道
编辑陈
(下载红星新闻,报道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