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世珍
近日,深交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深化创业板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昨日,浙江科技大学金融系副主任钱一鹤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是规模小、发展速度快、风险高。因此,首先要完善退市机制,同时需要完善“转板”机制。毕竟创业板的容量比较小,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一个新的平台。其次,高风险也意味着高门槛,需要专业投资者团队,而专业投资者团队需要在风险的洗礼下磨练,因此退市机制相辅相成。
7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银行学教授小草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改革就是改革上市准入和退出制度,实现注册制,让市场选择真正符合创业板市场。企业上市,同时允许创业板公司倒闭,构建常态化退市机制;其次,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创业板改革应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强化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最后,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时,要避免寻租和腐败对市场机制和投资者信任的损害。
小草表示,短期内,创业板改革将引发一个再现市场估值基础的过程。公司将再次权衡是否寻求在创业板上市,投资者将重新考虑是否参与创业板交易。从长远来看,创业板真正的功能能够发挥出来,意味着创业板会诞生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有投资眼光和专业能力的投资者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对于创业板的改革方向,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洋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的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更加完备的上市准入机制,严格执行退市机制。有进有出,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二是可以建立更多多层次的细分行业,满足不同企业的上市需求。同时,需要对投资者的适应性进行相应的监管,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创业板的投资风险;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创业板市场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市场操纵的影响,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防范体系,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
徐洋告诉记者,创业板企业多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改革创业板,完善和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有助于引导整个资本市场向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创新企业的融资功能,激发市场创业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