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解密焊接行业 方矩管7有关焊接的新兴行业0

比赛中的杨金龙。孙兴伟摄

比赛中的曾正超。孙兴伟摄

从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跃升至制造业强国需要多久?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背后的高级技工人才从何而来?

一个社会需要有人仰望星空,夜观星相,找准方向;同时,也需要一群人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埋头苦干。

当苦干的人,站上世界技能竞赛的舞台夺金归来,汹涌的荣誉与嘉奖之后,是否还能为中国制造最需弥补的人才培养,开启一条可供复制的道路?

  曾正超火了!

内向,不善言辞,但双手无比灵巧——20岁出头的小伙子曾正超站上世界职业技术竞技舞台并且创造了历史:北京时间8月17日凌晨,在巴西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代表中国出战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曾正超一举夺得焊接项目的金牌,根据比赛的先后顺序,他实现了中国队世界技能大赛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因此,这块金牌被认为是分量堪比许海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射下的“第一金”。

此次是我国第三次参赛世界技能大赛,32名选手在29个项目的比赛中夺得了5个项目金牌、6个项目银牌、3个项目铜牌和12个项目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金牌催生明星。

8月21日,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杨金龙回到杭州,飞机一落地,就被鲜花、记者、接机人员团团围住。当地媒体形容接机规格“不输”浙江著名体育世界冠军孙杨。浙江省政府破格授予杨金龙特级技师职业资格;破格让其享受高级职称待遇;破格入编杭州技师学院在编教师。

技工明星诞生的背后,正是人们对改变中国制造现状的迫切愿望。

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20%,与美国相当,却大而不强。产能过剩、利润率低、发展粗放等问题正困扰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与此同时,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加速步入工业4.0时代,致力重振本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改进我国制造业工艺水平提升产品质量,转型升级,剑指此轮国际竞争中重塑中国制造的优势。

  大国强国,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中国制造要实现在世界舞台与德国、日本等强国竞争,缺高端技工。虽然此次成绩优异,但是,从赛场上看,中国与韩国、德国、日本等强国从比赛经验、企业和技工的广泛参与程度上都还有差距。韩国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世界技能大赛的全部50个项目,我国代表团经过精心选拔和挑选,仅参与了其中29项比赛。德国选手大多是来自工厂的一线技术工人,边工边赛,却几乎在绝大多数的项目中都具备夺牌实力,真正代表着一线技术工人的高水准。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感慨——我们离技能强国的确还有很长距离,希望此次的金牌能够带给我们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新的思考、启示和信心。

  三代焊工背后

41届、42届、43届,银牌、优胜奖、金牌。

中国代表团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终于从追随者变为领跑者。

  专家、教练、选手,张友权、周树春、曾正超。

中国三代顶尖技术工人的努力,终于让我们在某些焊接技术上成为“被模仿者”。

焊接,被称为“无所不需”的工艺,是应用广泛的一项工程技术,从机场、码头等建筑物到船舶、锅炉等机械设备,都需要焊接。以2014年为例,中国年产粗钢量亿吨,其中一半要经过焊接技术才能使用。按照我国现有焊接工人的日工作效率估计,我国约有超过100万焊接工人。人数和焊接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焊接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恰恰是中国技术工人成长、中国制造崛起的例证。

张友权,现任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此次世界技能大赛的焊接项目专家。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任铆焊工7年,后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毕业后在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焊接技术研究所继续从事焊接工艺研究。他见证了我国工业生产从基础薄弱到制造水平提升、经济发展,中国焊接工人从焊接方法单一到焊接材料丰富、技术向高效优质低成本进步的全过程。

“当初很多设备都是国外援助的,技术实现上多靠自己琢磨,不少工艺因为技术单一而无法实现。”焊接工人张友权的年代,我国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社会地位高,敬业精神一流,但大多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靠在生产实践中磨合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技师非常少。

1992年,周树春进入十九冶成为焊接学徒工,他的偶像就是当时厂里的技术明星。

每个月只有50元的工资,仅仅够吃白饭,吃不起菜,但是每个焊接产品完成后,却要呆呆地看上很久,“越看自己的作品越觉得漂亮”。技术痴迷者周树春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焊接工人后,却遭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低迷期,技术工人不受重视,大量流失。

当时,十九冶在湖南衡阳钢管厂要在一个月内完成300吨型钢的焊接任务,而且要在工地上一边制作一边安装。由于焊工中只有周树春掌握了埋弧自动焊接技术,安装的工友都等着他的焊接成品才能开工,他只能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十余个小时,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甚至还中暑晕倒在车间。到了2000年,半年没活儿干的周树春不得不兼职去摆地摊。

13年前的十九冶,员工人中,高技能人才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0%,且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年施工生产产值9.4亿元,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8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只有0.86万元。

  这是一个企业没有技能人才无法实现转型发展的案例。

十九冶把培养顶尖技能人才放在了发展的首位。2006年,周树春拿到了冶金行业技能大赛焊铆复合项目的金牌,此后,他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只有个别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一批顶尖人才才能助力企业长足发展。周树春从十九冶调任四川攀枝花技师学院,专门培养焊接技能人才。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王晨宇和今年的金牌得主曾正超,都是周树春的学生。

可是如今,和周树春时代靠自我奋斗、靠在企业实践不同,带过41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银牌选手裴先锋之后,周树春知道,“世界竞争需要的是全能的、高标准的技能人才,顶尖技术人才是练出来的,更是培训出来的。”

曾正超自去年9月入选国家集训队后,进行了330多天高强度封闭训练。每天6:30起床,之后进行40分钟以上的体能训练,8点开始焊接技能训练,几乎天天训练到夜里十一二点,在技能上的训练日均不少于12个小时。

  培训的过程就是“烧钱”的过程。

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竞赛分为4个模块:组合件、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不锈钢结构。4个模块一套原料下来需要4000多元,3天训练就焊掉1套原料,一个月光原料费就得花掉4万多元。世界技能组织为比赛指定了唯一设备供应商,购买指定设备一套就得花费30多万元。选手焊接出成品后,还要做大量的检验检测,以考察焊接成品的质量。不仅要从外观上检测是否焊接到位,还要通过X射线,做探伤检测。探伤检测,不仅需要购买专门的仪器,还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这些过程都是需要花钱的。

唯有这样,曾正超的成品经水压检测后,才会被现场专家惊叹为“完美”。

  我们该如何理解曾正超的技术等级水平呢?

在普通工人的世界中,从学徒到成为高级技师,至少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个水准。一个完全靠生产实践锻炼出来的高级技师技术水平远不如曾正超全面。

然而,这样重金锻造的一块金牌,打造一个塔尖上的精英,意义何在?

与其他国家的焊工一般受过专业培训不同,我国焊工大部分不是正规军,有相当大部分由农民工转换而来。而要将一位零基础的工人,培训为拥有基础技能的焊工至少需要花费3000元~5000元。许多企业不愿意花这个钱,相当多的培训机构也不愿将钱花到位,导致我国合格、高技术的焊工人才非常缺乏。

焊工苦,也让年轻人不愿意学焊接。夏天高温酷暑、冬天冰雪纷飞,焊工都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室内室外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曾正超脸庞稚气,但是挽起衣袖,全是沧桑,他手臂上约有十几个被焊花烫伤的伤疤。

对于大多数焊接工人来说,地位和待遇不高,月薪4000元是大多数焊接工人的收入水平。2014年,我国城市月平均工资,较高的北京是5826元,较低的湖北孝感是3815元。

一边是周树春带出了曾正超这样的世界冠军,将焊接专业打造成了金牌专业,一边却是作为技师学院老师的他,正在发愁招不到好学生。

一种普遍的误解是,尽管制造的机械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但一切智能生产背后,那个要将原始程序输入机器的还是人。更何况,施工现场的组装焊接是机器无法替代的,现场焊接受温度、湿度、地理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必须由人工完成。

在张友权看来,金牌的意义,就在于证明“中国制造有高端技术人才,能够制造高端产品。”

十九冶建立了以19岁的王晨宇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只有打造曾正超、王晨宇这样的青年技工好苗子,才能真正解决人才年龄偏大、技术不全面、不能适应中国高端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需求问题,只有“好苗子”才能带出更多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