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7月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词的正确发音是()
A.祈祷(q)不均匀(cn)和颤抖(pn)
B.古龙(k)蜕变(tu )有一个独特的方式(x)
C.迷失(女:ng)间歇(ji224n)数百次战斗(k7)
D.修复害羞和回归自然(p)
1.【回答】B【分析】A项,参差不齐的“参考”读作“c \u n”;b项,正确。C项百战之“戈”读作“戈”;
D项,修之“修”读作“气”;“普”字读作“p”。所以选择了b。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句子之一是
A.拉客的喊叫声和聚在一起的笑声,又恢复了曾经被疫情冷落的网络名人街的往日热闹。
b盈利甚至无利可图的许巍迎合了一些人对金钱的贪婪,让非法传销屡屡得逞。
C.随着国内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超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D.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陆续开工建设的中小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渡过难关。
2.【回答】A【分析】B项,“许巍”应为“承诺”,“技巧”应为“诡计”;C项中“挖”应为“涨”,“辩”应为“辩”;D项中“解忧解难”应为“解忧解难”,“渡过难关”应为“渡过难关”。因此,选择一个.
3.以下句子中添加的不恰当词语之一是
A.在南极洲,人们必须与野生动物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不得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它们。
B.戏曲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C.驻地干部选择合适的项目,授人以渔,准确扶贫,有效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D.从源头上推动“健康浙江行动”,需要更多的孩子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
3.【回答】D【分析】A项,“避免”:用于提及后半句,表示前半句是为了防止后半句描述的情况发生。在这里正确使用;项目b,"影响":列入。在这里正确使用;c项,“教人钓鱼”:不仅给他们食物,还告诉人们如何钓鱼。在这里正确使用;D项,“直立”:使物体垂直于地面站立。这里用的对象不合适,应该用“建立”。
所以,选D.
4.下面这句话是(),不是语言病。
A.中医之所以能活几千年,是因为它保持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和谐。
B.“浙江文化印”评选活动以文化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美丽浙江的国际形象。
C.
经过精心筹备,中欧围棋网上擂台赛正式开赛,这标志着非聚集型网络围棋运动新模式。D. 目前建筑行业存在着“贪大、媚洋、求怪”的乱象,这主要与管理、决策和领导水平有关。
4.【答案】B【解析】A项,句式杂糅,“……的原因,是因为……”杂糅,要一个就可以;B项,正确;C项,成分残缺,“这标志着非聚集型网络围棋运动新模式”错,缺少动词“标志”的宾语,在句子最后加宾语“诞生”;D项,语序不当,“这主要与管理、决策和领导水平有关”错,应先决策,后管理。
故选B。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赤子之心,我是一直记住的。 。赤子孤独了, ,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①到老也不会落伍 ②会创造一个世界 ③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5.【答案】D【解析】第一空,联系前后文“赤子之心,我是一直记住的”“赤子孤独了”,共同的话题是“赤子”,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可以排除AB;第二空,联系前后文“赤子孤独了”“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是“会创造一个世界”。可以排除C。第三空,联系前后文“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永远能够与普天下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是“到老也不会落伍”。故选D。
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露珠驮着阳光/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
B. 芦苇是虛怀若谷的/它低下谦卑的头颅
C. 雨一直落,每朵云/都是失去速度的降落伞
D. 柳树已亭亭玉立/生在河边,饮水却成了一辈子的难题
6.【答案】C【解析】A项,用“驮着”“奔跑”形容露珠灵活,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B项,用“低下谦卑的头颅”形容芦苇谦虚,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C项,把“云”比作“降落伞”,突出云遮挡雨的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用“亭亭玉立”形容柳树挺拔,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故选C。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留恋处、兰舟催发 兰舟:古代对船的美称。
B. 顷之,持一象笏至 笏:古时大臣上朝所执的手板。
C. 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南斗)、牛宿。
D. 旦、末、红同上 旦:元杂剧男角色,分为正旦、副旦、小旦、老旦等。
7.【答案】D【解析】D项,“旦:元杂剧男角色”错误,“旦”应该指的是元杂剧女角色。故选D。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渺沧海之一粟
C. 小学而大遗 D. 列坐其次
8.【答案】B【解析】A项,“海运”古义为“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今义指“海洋上运输”,古今异义;B项,“沧海”意思是“大海”,古今同义;C项,“小学”古义为“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为“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今异义; D项,“其次”古义为“水边”,今义为“指次第较后的;次要的”,古今异义。故选B。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孰与君少长——谁和您比较年龄大小
B.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寻常的老师
C. 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D.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和他徒步登上高山
9.【答案】C【解析】A项,“孰与君少长”是说“和你相比,哪一个年长”;B项,“圣人无常师”是说“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D项,“日与其徒上高山”是说“每天与同伴爬高山”。故选C。
10.下列对《蜀道难》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A. “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其后三句运用多个意象渲染蜀道艰险。
B. 选段用“狼与豺”“猛虎”和“长蛇”喻指凭险据守、称霸一方的叛臣逆贼。
C. 诗人从蜀道之难自然联想到仕途之难,表达出远离尘世、退隐田园的愿望。
D. “侧身西望长咨嗟”呼应“嗟尔”句,一叹再叹,抒写诗人内心深长的感慨。
10.【答案】C【解析】C项,“表达出远离尘世、退隐田园的愿望”错误,于文无据。应该是表达了对友人入蜀关切之情。故选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1-13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 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B.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假装。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D.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委屈。
11.【答案】D【解析】D项,“安能屈豪杰之流”的意思是“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屈”:“使……拜倒”。故选D。
12.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夫晋,何厌之有 D. 不知日之入
12.【答案】A【解析】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的意思是“这实在是一百代才能遇到的啊”,其中“之”是结构助词,的。A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意思是“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其中加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B项,“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其中“之”是代词,指代冰。C项,“夫晋,何厌之有”的意思是“这也是你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其中“之”是宾语前置标志,没有释义。D项,“不知日之入”意思是“连太阳落山都不知道”,其中“之”放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释义。故选A。
13.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的英勇牺牲对比,歌颂五人的高尚人格。
B.“拜且泣”“扼腕墓道”写出了四方之士在蓼洲周公墓前的悲慨、景仰之情。
C.最后点明五人之死的意义,指出平民百姓也能对国家的兴亡产生重大作用。
D.议论、记叙与抒情有机结合,事约理明,情感充沛,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3.【答案】B【解析】B项,“写出了四方之士在蓼洲周公墓前的悲慨”错误,五人英勇牺牲得到的是四方豪杰之士的尊崇和景仰。故选B。
参考译文: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14.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黛玉)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髫,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A.选段用“围拥”一词写王熙凤出场的气派,贴切传神,表现出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B.作者以色彩艳丽的文字精细入微地描绘王熙凤的服饰,从打扮上突出她的与众不同。
C.作者抓住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等特点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饱含赞美之情。
D.脂砚斋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的点评,这里所写的王熙凤出场即是如此。
14.【答案】C【解析】C项,“饱含赞美之情”错误,王熙凤集珠宝于一身的服饰,非常奢华,这暗示她的身份地位,也表现了她的贪婪俗气;而“三角眼”“吊梢眉”则透露出王熙凤刁钻和狡黠的性格特征。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空间站,被称为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为早日建好新的空间站,进而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无数中国航天人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就是这一征途上的重要节点,它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如果把空间站比作一个房子,要想建得好,离不开牢固的材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使命,就是把主要建材运上太空。搭好房子,还要添置物件,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像快递小哥,负责运输各类补给。房子布置妥当后,需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通过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进去“居住”。这三类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实现“房子+物品十人”的愿景。所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这也说明:建设空间站,我们有能力正式动工了。
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从 “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由3个舱体组成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未来空间站,“户型”升级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科技探索与追梦历程。从“装修”看,无论是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在轨停留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还是单翼翼展约30米、用以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的柔性太阳翼,都秉持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未来,除了核心舱“天和”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外,实验舱“问天”和“梦天”都将用于科学实验。
浩渺深空,行路漫长,接力“长征”,任重道远。当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现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太空深处居住生活研究、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个“家”。
(选自202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中“空间站”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间站是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B. 空间站由房子、物品和人组成,标准的“户型”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C. 能否建设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唯一标准。
D. 中国空间站将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和“天和”三部分共同组成。
15.【答案】A【解析】B项,“空间站由房子、物品和人组成,标准的‘户型’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错误,由原文“由3个舱体组成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未来空间站”可知,“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是“未来空间站”。C项,“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唯一标准”错误,由原文“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可知,“唯一”于文无据。D项,“中国空间站将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和‘天和’三部分共同组成”错误,由原文“未来,除了核心舱‘天和’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外,实验舱‘问天’和‘梦天’都将用于科学实验”可知,“天和”是核心舱,“问天”是实验舱。故选A。
16.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C. 从“装修”看,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柔性太阳翼都秉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D. 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邀游太空,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太空安家梦。
16.【答案】D【解析】D项,“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太空安家梦”错误,由原文“当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现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可知,原文为“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变未然为已然。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五亩之宅,__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2)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念去去、________________,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7.【答案】(1)树之以桑 (2)师之所存也 (3)往事知多少 (4)千里烟波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本题要求任选3题,同时注意句末的语气词“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19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节选自《荷塘月色》)
18. 第一段有哪些语言特点?请简要指出。
18.【答案】①多用叠词、数量词等,运用“围”“漏”“辨”等动词;②运用短句(或散句);③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④语言自然清新。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一般是从艺术效果、语言风格、语句(语段)赏析方面设题。设题角度一般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中注意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由文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可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这些叠词既写出树木之多,又写出月夜下的朦胧之美。“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可知,“围”写出树木之多,“漏”体现夜晚的月光的存在,“辨”写出了月夜朦胧的特点。
由原文“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等语句可知,文中多用散句,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语气舒缓,易于抒情。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一句中“没精打采的”运用拟人的手法,“是渴睡人的眼”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夜晚路灯光的微弱,形象生动。
由“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等语句可知,作者用语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为我们营造了真切而美好的意境。
19. 结合文本,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
19.【答案】①作者由眼前荷塘的景象自然联想到采莲。②作者熟知古典文学作品所写的江南采莲旧俗。③采莲是“热闹”“风流”“有趣”的,为孤寂、苦闷的作者所向往。④作者对江南有着特别的情愫,容易想到江南的采莲。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浏览全文,分析文章层次,概括内容要点。
题目要求简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的原因,从眼前景象、采莲的风俗以及作者的情感等角度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即可。由文中“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可知,作者由眼前荷塘的景象自然联想到采莲。由原文“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知,由眼前的热闹联想“采莲”的热闹,作者对江南采莲的旧俗比较熟悉。由文中“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知,采莲是“热闹”“风流”“有趣”的,而作者此时孤寂、苦闷,心向往之,所以想起采莲的事情。由文中“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可知,作者对江南有着特别的情愫,所以看到荷塘的莲花容易想到江南的采莲。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笑起来真好看。
你读书的姿态很优雅。
你做志愿者的样子太美了。
……
假如这里的“你”就是你,面对他人的赞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
20.【答案】范文示例:
正确面对赞美
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出门,亲戚朋友们看到孩子,都会向其父母夸奖说,你家孩子真聪明、真懂事……你在一边听的喜滋滋,可是父母的回答往往让你感觉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哪有啊,你不知道他在家多调皮……这个时候的你,是不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长大些以后,亲戚朋友们看到我们,给予夸奖,我们开心的准备回答感谢时,父母也总会提醒说,要谦虚,不要骄傲,谦虚使人进步。然后我们就会虚心的说:啊,哪有哪有。我……做的不好……是的,我们最终也把得到的赞美变得“谦虚”“世故”。我们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赞扬呢?
很多时候,明明听到赞扬开心到飞起,可是理智告诉我们,不能骄傲,不能得意忘形,要谦虚。于是,甜甜的“谢谢你”变成了谦虚。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呢?接受赞扬就不谦虚了吗?接受赞扬,就骄傲了吗?这种谦虚好吗?谦虚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在成长阶段的我们,更应该表达感谢后,坦然的接受表扬。并且找到对方值得赞赏的点,也对对方表示赞扬,那么一场愉快的交流就可以开启了。
坦然的接受赞扬吧。接受后,你会不会觉得,嗯,他说的对,我就是这么优秀。你得到一次赞扬,会不会想继续保持自己优秀的人设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我们会更加努力,打造更多的卓越。这不正是我们走向未来成功的光明大道吗?
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赞美,请坦然接受吧。让我们坦然应对,多一点真诚,少一点世故。当别人称赞和表扬自己时,自己也要仔细思考他人的优点,将赞美也给予他人,这不是奉承,而是对他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赞美不正是一把奇妙的金钥匙吗?赞美储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你肯给予,只要你不吝啬,赞美的力量将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本作文题目要结合提示语“面对他人的赞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分析,这是一则思考怎样看待“赞美”的作文题目。考生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赞美”,理解“赞美”对于我们的生活、事业等的作用进行立意作文;也可以谈一个怎样面对别人的“赞美”,要正确认识自我,要相信自己,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具体写作时,应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对“赞美”的具体理解,避免抽象的描写和空泛议论。
参考立意:1.赞美的力量2.正确面对赞美3.谦虚对待别人的赞美4.传递赞美,传递善意
可用素材:
1.赞美蕴藏着超乎寻常的力量。一句赞美,犹如久旱的甘露,滋润着萎黄的草木、焦渴的心灵;一句赞美,犹如初春的暖阳,消融着残留的冰雪;一句赞美,犹如一座灯塔,会在你最迷茫的时刻照亮你前行的方向。
2.不要因为别人一时的赞美和表扬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正所谓“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谦虚对待别人的赞美和表扬。
3.客观对待别人的表扬和赞美,有些也许是他人的客套话,有些是真的认真表达对自己的欣赏,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正确对待。
4.能够接收到来自他人的表扬和赞美,一般都是做了什么值得让人称赞的事,那么要好好总结归纳,将好的优点和经验一直发扬下去。
5.当别人称赞和表扬自己时,自己也要仔细思考他人的优点,将赞美也给予他人,这不是奉承,而是对他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6.一个落魄的画家不得不到一个机关里做了个小职员,一干就是十几年,为了一家老小,他疲于奔命,画笔渐渐搁浅。一次同学聚会,一个始终没有放弃画业的老同学买了单,并邀请大家去现场参观他的画展。面对一幅幅星神兼备的画卷,画家的手发痒了,沉睡的心萌动起来,他忍不住在画案前挥毫泼墨,那位开画展的老同学就在他刚刚收笔的瞬间带头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且惊叹着:“真是宝刀不老!气度非凡一如当年,看这渲染,看这线条,看这皴法,看这构图……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远山近水皆有了情致!”随后拍着画家的肩膀,提议让他业余时间再画几张,他愿意在画展上为画家留一席之地的画廊展板。不久,画家就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展销拍卖现金,画家的笔由生疏到娴熟,由娴熟到灵动,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活力,一幅幅画卷陆续送到了老同学那里,每次都得到一番热情洋溢的赞叹。终于有一天,他的一幅画远销海外,成了画坛收藏的珍品,价格不菲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看到了报纸的醒目专栏上赫然亮出了他的名字的时刻,心潮澎湃地跑到老同学的画室准备好好酬谢这位知己,凑巧老同学不在,一位雇员不小心说穿了谜底:其实画家送来的那么多的画卷中,只有后期的作品才真正实现了货卖识家,前期的一幅幅作品都是那位知己出高价自己收藏起来了。画家热泪盈眶,现场挥毫为知己留下了一幅写意泼墨——岁寒三友,并在提拔中这样书写:“君心、我心、画心实为岁寒三友,心心相印。”
7.赞美不正是一把奇妙的金钥匙吗?赞美储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你肯给予,只要你不吝啬,赞美的力量将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