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俊霞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教育机构卓越教育集团的学前品牌,温峤教育一直专注于4-8岁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希望通过优质课程培养孩子入学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技能,从而缓解家长的焦虑。自2014年成立以来,温峤教育已累计培养6000多名毕业生,并与全国300多家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出口教科书35万册,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从北京到广州,巧问用3年时间普及幼小衔接
为了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乔石向教育创始人程先生询问了他和他的团队13年来在幼儿衔接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但是,从零开始开发系统的课程产品,建立标准化的教师培训和运营管理体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照搬北京的教育模式到广州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北京,十有八九的幼儿园家长会主动去了解连接老少的课程,他们选择的无非是暑期班或全年班、普通班或单班。所以大部分院校只要安心做课程和服务,成绩和口碑就会出来,招生自然就上来了。但是在2014年,温峤教育刚进入广州市场的时候,发现这里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现象,——。父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年轻的联系。
对于这种差异,教育创始人程先生表示,过去学校会为学龄儿童开设学前班,但2006年国家政策明令禁止后,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北方一直重视教育,所以在2007 -2008年,这部分需求早已冲到课外班,家长的招生意识从未中断;然而,在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对孩子的需求倾向于自由发展。所以学前班被禁后,这部分需求和意识自然就淡化了。
因此,到达广州后,乔要求教育团队举办近一年的各种公益讲座和体验课,向家长普及连接幼儿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满足广州家长的需求,温峤教育的产品也进行了重新本地化。比如广州家长只需要说好普通话,所以温峤教育调整了课程内容,特别是增加了系统的发音练习和绕口令纠正,为孩子接下来学习拼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家长们暑假出游的愿望,不想占用额外的辅导时间,温峤教育把7周的快车课程调整为5周,给家长们留足了时间。经过三年孜孜不倦地普及这个概念,广州的父母终于对这个年轻的连接有了一定的了解。谈及这次本土化体验,程老师笑着说:“年轻连接的概念在广州市场很流行。我们用了三年时间,但这三年,只赶上了六七年前北京的情况。”
卓越教育集团与亚洲学前教育年会联合发布《2019中国幼小衔接行业调研白皮书》
幼小衔接,接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即使我们明白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很多广州的家长还是会担心“幼小衔接”是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对于家长的担忧,教育创始人程老师表示,教育始终认为“连接幼儿”不仅仅是加入学校,更是连接孩子的生活。连接幼儿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关键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
因此,温峤教育的课堂着重培养孩子的五种关键能力:——学习、专注和阅读
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8195316" qid="6595540376373695758">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并在日常生活倡导们孩子们敢问、善问、会问,不做填鸭式的教育。同时,巧问教育也会在知识点上作出更多的变化,让孩子更易接受,更多思考。例如同样是10以内加减法,10-3=7可能大部分孩子都会,但如果你问10个苹果,每天吃1个,吃了3天还剩多少,孩子可能就不会了。这里面,其实不止数学加减,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引导数学思维等基础。除了在“本职”上的不断投入迭代,巧问教育这些年在公益教育上也投入不少。自2016年起,巧问教育每年都举办“阅读力就是竞争力”公益论坛,以阅读为切入口,讲概念,说方法,给材料,给家长们实际可行的指导与帮助,让儿童的书面阅读启蒙更容易,更有效。此外,巧问教育连续两年联合亚洲幼教年会发布《中国幼小衔接白皮书》,通过大数据让家长看到市场大环境,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缓解焦虑。

卓越巧问东晓南校区一角
一个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昭示着国家的未来。未来,巧问教育依旧会坚守初心,持续研发与实践优质的学前教育产品,用“有趣、有效、有美”的学前教育产品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文/图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