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更多的是对企业的防御和保护。如今,最赚钱的方式是经营知识产权。由于各种因素,知识产权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所以企业并没有重视知识产权。尤其是中小企业。
为什么知识产权不被重视?因为人们认为它不赚钱。企业最关注的是如何赚钱.他们重营销轻知识产权,甚至轻知识产权轻产品质量。
因为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他们忽略了产品最基本的核心是知识产权。通过产品赚取的差价只是最低的赚钱方式,而通过知识产权赚钱才是最稳定、最高效、最简单、最大化的赚钱方式。
那么我们如何在知识产权上赚钱呢?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赚钱的方法。前提是什么?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想通过知识产权赚钱,我们必须有效地保护、使用、管理和规划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过程的核心,知识产权的建设和分配可以保证企业的稳步推进和万无一失。只有有效地管理和运营知识产权,我们才能通过知识产权赚钱。知识产权不仅是抵御强敌的盾牌,也是抵御强敌的长矛。
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这个话题会很长。所以我们来整理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一、商标
1.通过品牌运营赚商标溢价赚钱。有多少人知道并关心耐克、阿迪达斯等熟悉的品牌,是谁生产的,在哪里生产的?恐怕不行。这是商标赚钱的典型案例。他们不需要建造工厂,不需要雇佣工人,他们给自己的商标贴上商标,以获得溢价。肯德基、麦当劳等。通过有效经营管理自己的知识产权,通过到处开店收取高额的加盟费和管理费,并通过加盟商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每一个重视品牌运营的企业都不例外。
2.质押贷款
目前,由于地区差异、银行因素、估值等因素,无形资产抵押尚未达到普遍水平。但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担保法》以及各地相继出台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政策,均对商标质押融资持积极支持态度,在法律层面不存在障碍。
商标权作为企业的单一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的操作流程和有形资产的抵押没有太大区别,甚至程序也简化了。这无疑将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和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广州市工商局披露,广州华工百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请商标质押贷款,获得光大银行广州白云支行授信5000万元。安徽省泾县通过商标质押为企业融资4500万元。合肥已经有26家商标企业
了商标质押贷款,融资3.29亿元。诸如此类的案例通过搜索引起可以发现已经遍地开花。3.通过许可赚钱
通过商标许可使用赚钱的案例王老吉当是近些年的典范,并引发了后期的系列纷争。此外,许可形式灵活多样,企业在进行合理的产能规划基础上,通过健全的商标保护和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商标许可的方式为企业赢得利益的最大化。
4.通过维权赚钱
例如LV品牌进入中国后,遭受大面积模仿,于是LV在中国展开了系列维权活动。仅在大连西岗区人民法院,LV就立案22起,提供51件假冒产品作为证据,有挎包、钱包、皮带等,每起案件索赔金额达50万元,索赔金额总计达1100万元,涉及多家大连知名商场和酒店。LV通过系列维权活动不仅对原本损害品牌形象的假冒伪劣现象进行了有效打击,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侵权赔偿,也成为其品牌受益的重要部分。
尤其新《商标法》实施之后,对侵权赔偿和权利人举证都作出了积极的调整,将侵权赔偿提高到了300万以下,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恶意侵权者处以一至三倍的赔偿。并为权利人的举证减轻可负担,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侵权赔偿数额。
总体而言,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维权的成本在下降,效益在提高。

5.通过商标买卖赚钱
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只有通过使用方才能体现出价值。但是,受限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优质商标的稀缺性,加之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使得市场上涌现出了大批商标投资人。他们纯粹通过“炒商标”获取收益。企业出于节省注册时间或降低风险等各种因素考虑,再加上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招商条件的限制,催生了各种商标交易平台,在盘活大量闲置商标资源的同时,也带动了商标交易的繁荣。
除此之外,还有商标权出资入股,信托及证券化等等各种赚钱手段。商标作为静态的法律概念加上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运营管理,即可成为企业动态的有效赚钱手段。
二、专利
通过专利赚钱的方式方法和商标基本上差不多,且相对于商标而言,专利赚钱更加容易。商标通常情况下需要经过使用,得到消费者认可才有可能获得溢价,而专利则不同,它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假如你手里拥有一项可以将水变成油的专利,那么你想不发财都很难。
实际上,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商标和专利是一套组合拳,企业综合运用和管理得当方可实现溢价。
三、版权
版权如同前面提到的商标和专利一样,通过版权赚钱的途径也有许可、出售、维权,以及质押贷款等等。
四、域名
域名自不必多说,天价域名层出不穷,360耗资1.1亿购买http://360.com。以.com域名每年50元费用计算,http://360.com从注册之日起到转让共计15年,成本750元,溢价将近14.7万倍。炒域名更成为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的职业。投资域名起家的蔡文胜更是成为了草根创业者的神话。1999年开启域名生意,抢得域名数十万计,现在总估值超过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