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的跨境电商是指:网购保税备货(1210模式)。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网购保税备货,也许我可以给你讲解2个小时,你就会了解整个跨境业务流程。戳重点:
网购保税备货是什么玩意?
指整批货物运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库,向海关申报,海关实行账簿管理。国内个人网上购买区内商品后,电商企业、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分别向海关传输电子订单、支付凭证、电子运单。电商企业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交清单办理报关手续,海关验出专区后账簿自动核销。80%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交易都是网购保税模式!以下是保税进口货物的录入和销售流程: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录入及流程图
《跨境电商四大痛点》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供应链选型难、渠道拓展难是最突出的一个。在突破这四个难点的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系统会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许多咨询作者(跨境电子商务顾问李代云)的公司经常陷入以下误区:
组建研发团队,自己做系统
每当听到客户说“我们自建技术团队,开发跨境电商平台,自己对接海关”。我能清晰的听出这句话,带着一丝无奈的骄傲,有一种寒冬里冲上前的感觉。我的第一个回复是“如果你想喝一杯牛奶,会考虑在家里养一头牛吗?”。答案显而易见。
style="font-size:15px;">大多数想自建IT团队的电商企业,理由都是“我不想被服务商绑定””我想要啥就自己做啥““我担心数据在服务商那不安全”“我想要拿风投”“我想要上市,源码必须要在手上”等等理由。不会有客户说“我们钱多,想多烧点”。这些理由合理吗?答案:“合理”。谁想被绑定?谁不想数据安全?谁不想拿风投?
诚然,确实有些实力不错的公司,组建IT团队后根据自己需求,也开发出了符合自己需求的系统,更甚者把系统推向市场给同行用(笔者的公司就有幸成为其一)。但这样的幸运,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轮得到的,因为:
太贵:“贵”的另一层意思“成本高”,三大“耗不起”:时间耗不起,人力耗不起,维护耗不起。等你耗个一年半载开发出系统,市场风口可能都变了、政策也可能变了,中国市场太大了,竞争也激烈,商业变化不是单打独斗能追赶的;你为了维护系统,会一直养着技术团队,而你的需求是倒三角的,前期需求多,后期慢慢减少,并不足以让团队忙的团团转。人没事做的时候,就是最大的问题。
当你发现,自身需求不足以支撑团队忙活时,会裁减技术团队数量,会减少系统服务器配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系统时不时出BUG,没有足够人去及时优化修复;政策调整影响业务,会让你的团队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一场大的营销活动,导致系统崩掉,问题解决了,用户也走了... ...
一套好的系统,一定是市场去验证,而不只是“我自己”去验证。一个企业的需求有限,不足以为系统的完善提供足够批判和建议。
被服务商“绑定”一定是坏事吗?
系统服务商分为两类:一是纯SAAS化;一种是定制开发型。
SAAS化的优点是:统一升级维护,更新迭代快;成本相对较低,给到客户的报价合理;用户量大,市场需求反馈渠道多,利于系统完善,系统功能满足绝大部分客户需求。不足是:不支持个性定制开发。
回到问题“被服务商绑定,一定是坏事吗”,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式基于SAAS化的系统,大部分客户的使用成本才降低不少;用户多的话,提的需求多,服务商也可更好响应去更新,用户可享受大版本统一的免费升级(如果是定制开发型,都得按需付费更新)。所以被服务商绑定,对大部分用户来讲是好事。
静候下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下一个误区。
原创:黎代云,跨境电商顾问。自2015年起,专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服务过包括央企、国企、区域头部跨境企业及大量中小跨境商家,擅长跨境进口SBBC模式、海关一线入区报关、三单对碰清关、二线出区通关等系统方案,以及上万SKU保税仓供应链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