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重庆北碚区探索了一条政府、银行、企业合作之路。10月31日,作为2019民营经济发展周的重要一站,北碚区民营企业金融帮扶专项对接活动在西南大学产研院举行。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现场多渠道融资,开展融资对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通过深化政银企合作,截至今年9月底,北碚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52亿元,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达50余种,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贷款缺抵押?这家企业凭知识信用价值解难题
重庆尹红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铝产品为主的深加工制造企业。
因为缺少抵押物,多次被融资问题困扰,导致流动性不足。
但这个问题去年就解决了,——只靠企业良好的知识价值信用,没有实物抵押,就从银行获得了160万元的授信。
“没有任何抵押,执行银行基准利率,公司第一时间获得贷款,及时解决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等问题。”重庆尹红铝业有限公司执行部长刘桦表示,由于公司流动性得到补充,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今年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银行授信额度也提高到了400万元,预计年底可达。
在北碚,像尹红铝业这样依靠知识价值获得贷款的企业还是很多的。
2017年,为解决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庆市率先启动了全国科技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北碚通过设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与各大银行联动,积极探索这种轻资本、重信用、便民的新型融资模式。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科技企业贷款47家,金额1.2042亿元(其中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985万元,商业贷款7057万元)。
立等可贷、随借随还 各金融机构频出实招
四年前成立的重庆悦逸汽车,一直受到自有资金不足的困扰。但今年北碚区与银行合作推出全流程线上融资服务——“小微快贷”,帮他解决了这个困难。
“我们申请了50万元的一年期贷款,相当于增加了一笔流动资金。”公司负责人万丽表示,贷款申请完全在互联网上进行,企业在银行的涉税信息和流水记录直接使用,无需提供额外材料。贷款使企业营运资金更加充裕,营业额增长20%以上。
据悉,北碚区这类“微快贷”主要根据企业和企业主纳税情况、银行金融资产、账户资金结算、信用状况等数据信息确定贷款额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通过电子渠道进行网上申请、实时审批、签订合同、使用和偿还贷款,最高信用额度为200万元,额度期内可按需借贷偿还。
据记者采访,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家银行金融机构频频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出“发票贷”“云税贷”“易速贷”“好企业贷”等小微企业普惠信贷产品。符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word" data-gid="8168135" qid="6527565985988220174">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张霞也表示,民企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融资难、融资时间较长,二就是融资成本比较高。结合民企,尤其是众多小微企业的特点,兴业银行便专门推出了连连贷、易速贷、投联贷等产品。例如连连贷,可以实现还款和款的无缝对接,让小微企业获得更长的贷款期限,减轻财务负担;易速贷只要3-5天就可以放宽;投联贷则可投贷联动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让一大批民营企业得到实惠。推动政银企合作 建立全链条式服务体系
企业融资难题得到缓解,金融机构服务更加积极,这与北碚区政府积极推动政银企三方合作、全链条式的服务体系分不开。
据悉,为打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北碚推出了“关键三招”:一是“扩面”,利用区级科技创新券政策引导企业进入市级科技型企业管理库,截止目前获得授信企业达到470家;二是“增信”,年1-9月,就统筹拿出近2800万元“真金白银”,设立帮扶民营企业融资“四大”资金池。即北碚区民营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池100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600万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500万元,民营企业抵押融资抵押物 “加成”风险补偿资金池660万元,增加银行放款信心。目前已撬动区内民营企业融资金额超过1.8亿元,撬动倍数6.68倍;三是“提效”,对获得贷款的企业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将贷款投入技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北碚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北碚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52亿元,占对公类贷款总额的43%,同比增长1.82亿元,同比上升1.2%。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产品50余种,平均成本为5%-7%(同比下降约为100 个BP),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亿元,占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的74%,同比增长106%。在政银企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民营企业融资途径更广、时效更快、成本更优,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摄影 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