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菜单 上吉铺黄焖鸡米饭加盟店

“老板,你家又想卖琴弦了?还不在菜单上。贵吗?有折扣吗?”在北京北二环安得路的惠民餐厅,一位女士把最后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和老板聊天。

这是九月的午餐。店里人不多。一些客人正悠闲地喝着小酒,吃着腌鱼。一些客人手里拿着一碗实惠的烧烤饭,把头埋在里面.他们可能不认为这家餐馆是成立的。没有那么多丰富的类别。当时它的名字叫“二七黄岐鸡饭”,是北京“黄岐鸡”的巅峰之作,但从2015年3月开始,这家餐厅就不断地在营业。

改变了店面的黄鸡”

但事实是,如果只卖了黄鸡,这家店可能早就倒闭了,它的经历就是黄鸡发展的缩影,也是背后的品牌推动者。

盛极而衰

红烧鸡饭的火爆应该从2011年成立的济南杨明宇餐饮管理公司说起,就像沙县小吃和杨国福麻辣烫一样。当时,杨明宇几乎是扒鸡的代名词。扒鸡小吃店在2013年第四季度进入爆发期,次年达到高峰。以北京为例。根据公众评论数据,高峰时期的扒鸡餐厅可多达2000家。

但从2015年开始,这股热潮逐渐消退,黄岐鸡的成立似乎只有三个结局:关店、闭馆吃饭只为外卖(也在追赶外卖平台的崛起)、多品类经营。如今,北京十大黄岐鸡店中,至少有七家不仅卖黄岐鸡,还卖红烧排骨和猪脚,甚至“越界”卖牛肉米粉。

在知乎,一位用户问,他在一家商场的美食城摊位开了一家扒鸡店。用料扎实好吃,价格也不贵,但是没有客人,准备撤摊。有受访者告诉他,扒鸡太辣,吃一次的时间成本对上班族来说太高了。而且扒鸡的品类过于单一,一个消费者一周吃几次可能会觉得厌烦。不像麻辣烫,他可以换个菜吃。

黄岐鸡的品牌代表杨明宇并没有享受到黄岐鸡爆炸的红利。毕业于北京邮电的赵女士告诉【商业街探索】:毕业那年(18年),她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黄芪鸡,味道还不错。但是今年再去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我打电话给老板娘,问老板娘杨明宇只允许她店里卖黄芪鸡。品类太单一,然后算人力、房租、水电。

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商业街探索】:“单一产品的优势是成本低、重现性高、周转快。我们在服务商家的时候,不会推荐太多的品类,但是单一品类的问题也很突出。火快,凉快。因此,我们一般建议做单一品类的企业瞄准特定领域,比如学校。三个月后,在爆发期过后,改变类别。如果一个品牌想靠单一品类崛起,从杨明宇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gid="1743154" qid="6598250883975238919">加盟黄焖鸡?不太合算


黄焖鸡就是典型的“增长爆发力很强”的单品:


对消费者来说,肉多味道好,搭配合理又实惠;对商家来说,酱包、食材重量、火候可以统一,能最大限度保证每家店面的味道,对厨师、服务人员要求低,容易复制,因此,实际上直到今天,国内仍然有多个黄焖鸡品牌在进行招商加盟,如“叫个飞的鲍汁黄焖鸡”、“峰味香黄焖鸡米饭”、“久味居黄焖鸡米饭”等。


“2019年,如果我要加盟,我绝对不会选择黄焖鸡,成本太高了。”一位餐饮业从业者刘先生告诉【商业街探案】,他曾经考虑在某省会城市加盟“叫个飞的鲍汁黄焖鸡”,但是算了一笔账后,毅然放弃了。


刘先生告诉【商业街探案】:“叫个飞的鲍汁黄焖鸡”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的加盟费不同,省会城市的基础加盟费是12.7万,包括2万左右的装修费用、5.2万左右的运营设备费、4.5万的首批进货费、原料费,以及1万元的广告宣传及开业费用。


而人员的工资按照每人每月4000计算,加上食宿保险的成本会高于6000,一家黄焖鸡米饭店铺至少需要两个服务员,加上一个月的水电杂费2000元左右,流动资金5万左右,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盈利的情况下,前期投入在22万左右,这还没算每个月的房租原材料成本(正常情况下应该在8万左右),而一家正常店铺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一天最多一百来单,也就是说一家运营正常的黄焖鸡米饭饭店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回本,而如前所述,对这种主打单品的店面而言,一般来说能快速赚钱的时间就是前三个月,三个月后大概率走下坡路,所以加盟一个单品品类主打的品牌,是非常不合算的。


“山寨”满地走


在刘先生看来,即便是黄焖鸡品牌的领导者杨铭宇,加盟前景也不太乐观。


杨铭宇招商加盟的业务经理告诉【商业街探案】:目前,杨铭宇加盟费是全国统一一次性收费两万五,没有其它管理费和押金。


加盟费包含品牌的使用,技术培训费等。其中,培训要到山东济南总部学习,学习为期2-3天(包含食宿),最多2人。培训期间公司会赠送应季的4套工装,室内墙上粘贴的广告牌和获奖铜牌一共13块,交通补助1000元。


加盟商与杨铭宇的合同有效期为2年,每2年免费续签一次合同。加盟商在经营上需要在杨铭宇处采购秘制酱料,价格为100元1桶,6斤装,而1桶酱料可以做大份黄焖鸡55-60份,小份80-90份,保质期12个月。


至于其他食材,则需要加盟商咨询当地负责人或当地代理商,确认是否有统一配送服务,如果没有自己采购即可,但鸡腿肉必须和正规厂家采购,原则上是禁止三无产品的。


需要注意的是,加盟商的盈亏不在管理范畴内(有些品牌商会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外卖平台的营销补贴),也就是说,2.5万的加盟费实际上就是买个品牌和酱料的使用权。


但这个品牌费值不值得花呢?


黄焖鸡的基础做法简单易学,随便百度一下,都有制作方案,食材也相对简单,所以在黄焖鸡火起来后,各种小吃店、乃至夫妻小作坊也把黄焖鸡做了起来。在上海常常能看到,卖麻辣烫也卖黄焖鸡,卖饺子也卖黄焖鸡,甚至盖浇饭也可加入了黄焖鸡,最后形成了满城都是黄焖鸡的盛况,一条街道两家黄焖鸡对着开的现象并不少见。


简单来说,卖黄焖鸡太容易了。


据公开报道,“杨铭宇”LOGO频遭山寨、祖传配料被各类作坊肆意模仿,加盟遍地开花。杨铭宇创始人杨晓路曾积极打商标维权官司,甚至表示只要道歉,停止侵权,可以不要钱,但最终,杨铭宇似乎对黄焖鸡品牌的维权做了放弃,刘先生曾咨询过杨铭宇的招商人员,询问品牌假冒问题,对方表示“有问题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通过法律问题解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刘先生告诉【商业街探案】:“如果解决不了山寨问题,那我花2.5万买个品牌有什么意义呢?”


产品生命期的终结


曾经在安徽开过一家餐饮店的王姓老板告诉【商业街探案】:“黄焖鸡的问题是定位+产品生命周期下降+加盟管理混乱,出品质量下降。就这么说,黄焖鸡肯定干不过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


在他看来, 在中国,一个小吃要想站稳脚跟,孕育出名牌,一定要官方机构有推手,比如过桥米线早在2008年就被昆明市政府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对全省过桥米线餐饮经营进行全面监管;武汉市统一了热干面的配方,细致到芝麻酱的比例数字;兰州市也早就搭建了完整的牛肉面培训机制,用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牛肉面。沙县小吃是政府助力在全国开疆拓土,再到组成国资企业,借助资本力量收编整改散落在外的小吃店……


而黄焖鸡的产品没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真正掌握其料理秘方的创始地济南市政府在黄焖鸡的传承和推广上,似乎也没什么作为。


最终,黄焖鸡作为曾经的风口品类,在上层,缺乏顶层设计的推动;在品牌方,无力解决品牌建设的问题,品类一火就冒出好多家品牌竞争,但是又走不出一个领导品牌,导致品类崩溃——曾火爆一时的土家掉渣饼也出现过一模一样的问题;在消费终端,因为单一品类无法支撑店面运营,要么被店面边缘化,要么改走外卖,甚至迫于成本压力,出现了“偷工减料(被网友吐槽鸡肉没几块,辣椒大半盒)”的现象,从品类到品牌陷入恶性循环,可以说,已经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