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集团宣布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其创业板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招股书显示,美智光电已公开发行不超过3333.3334万股普通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5.06亿元,主要用于智能前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R&D中心建设等相关项目。
作为美的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美智光电对创业板的冲击,可以算是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又一个“破壳”。业内人士指出,美的拆分、美智光电上市,可以借助智能家居的概念提升集团整体市值。
美智光电的前身江西贵亚照明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照明电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2010年6月,公司被美的集团收购,美的集团成为美的在照明领域的“先手”,美的切入大建材领域。经过十年的经营,美智光电已将业务拓展至浴霸、门锁、衣架、开关面板,最终入驻智能家居前装市场。
目前,美的集团通过美的创投直接持有美智光电50%的股份,间接持有6.7%的股份。作为控股股东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56.7%的股份。
美智光电的上市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的集团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业务。但美智光电规模有限,2020年营收为7.88亿元。美的集团对智能家居业务是否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上市的融资路径无疑会为美智光电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可以更好地稳固基础,筑牢城墙。
美智光电主要经营两类业务,一类是照明,一类是智能前置。2018年至今,智能前装业务的营收从16.6%增长到35.9%。相应地,照明业务收入占比也在逐年下降。可见,美智光电的战略重心正在转移。
一方面,照明已经是红海市场,美智光电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包括美的置业在内的美好生态;另一方面,智能家居概念股逐渐增多,智能家居业务进入二级市场,有利于其市值管理。同时,市场也验证了智能家居前置的商业价值。对于传统的电器和建材厂商来说,智能前装的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开拓市场。
纵观美的集团,美智光电是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M-Smart战略发布以来,美的集团在模块、单品、系统三个层面构建了完善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家电品牌中,美的产品序列非常全面,尤其是在小家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群众基础。
nt-size:15px;">所以,美的的智能化路径是由点及面,最终交织成一张大网。相比在空调领域的格力、洗衣机领域的海尔,美的的产品实力更为均衡,其产品丰富度更有利于开拓年轻客户,提供轻量化、低门槛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当前,美的集团的智能家居板块主要有三个重要角色:一是美的IoT事业部,全方位运营M-Smart智慧家居体系,是家电智能化的推手;二是美的置业旗下的睿住科技,深耕房地产领域,扮演着集成商角色;三就是美智光电,可以看做是建材口的智能家居供应商。
这三驾马车,是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底牌。据消息人士透露,在推动美智光电上市后,睿住科技可能是下一个拆分上市的子公司。资本动作表明,美的正在加码智能家居战略。
一位美的的代理商告诉智哪儿,智能家居产品基本上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智能前装,直接跟开发商合作,走工程路线;一种就是带有刚需属性的单品,比如智能摄像头等,走群众路线。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厂商逐步意识到一个问题,全屋智能要全面落地C端后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美的的布局不可谓不高明。家电智能互联为美的客户提供了智慧生活菜单,睿住科技作为地产抓手给美智光电的产品一个出口。从单品到集成,美的的生态地基已经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