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亲子主题餐厅设计理念 亲子餐厅的经营现状

图片来自“123rf.com.cn”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大型商场都在增加儿童生意的比重?当零售逐渐失去吸引力时,购物中心开始考虑这一代新人,甚至为儿童开辟了超过15%-25%的商业区。

以北京为例。北京最著名的王府井商圈,近两年逐渐调整为亲子友好的消费场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英国Hamres玩具店在王府井百货开设了全球最大的旗舰店;Apm王府井店引进美国品牌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也调整了商场的整体布局,增加了更多孩子们喜欢的元素.

针对孩子的业态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做亲子餐厅吗?

我告诉你为什么不。

两个亿的潜在消费者

在中国,14岁以下的人被定义为儿童。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现在有2.45亿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1岁后,家长可以开始考虑让宝宝和大人吃一样的食物”,这样亲子餐厅的潜在消费者就有2.3亿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我国二三线城市儿童餐饮和食品消费占家庭支出的15%。这意味着家庭每花费100元,就有15元进入婴儿的胃。随着二三线城市家庭收入的增加,家长将更加关注孩子的用餐质量和环境,孩子的餐饮/食品消费将在二三线城市迎来突破性增长,增长比例有望达到5%-6%。

但在赢商大数据中心2017年第三季度购物中心儿童亲子品牌TOP 50榜单中,仅列出了3款儿童餐,仅排在第39、46、49位。为什么没有人在这么蓝的海洋里做?

亲子餐厅不是餐厅

一个问题:Hello Kitty餐厅,LINE Cafe,有多少人因为菜好吃而去?

这些例子是主题餐厅。主题餐厅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一个主题聚集人群:喜欢Hello Kitty,或者棕熊和Corny兔子的人。而餐饮只是一种辅助功能,一种附加值属性。

在美国,有一家非常成功的亲子餐厅叫做查克奶酪店。通过餐厅提供的机器人、真人大小的卡通人物、街机游戏、电子游戏、游乐设施等活动吸引2至12岁儿童家庭。与其复杂的游戏套餐相比,其披萨、沙拉和鸡翅套餐简直可怜。但谁在乎呢?

说到中国

的亲子餐厅,麦当劳可能是他们的雏形:门店里配备儿童乐园、儿童接待员、送玩具……在麦当劳的官网上,开心乐园餐的描述中有一句:现在,麦当劳中国每年把 3500 万份开心和乐趣传递给小朋友,创造无限惊喜。


但是现在呢?麦当劳和肯德基标配的儿童乐园几乎不见了,而广告里面也不再是吵着“我要吃麦当劳”的小孩,而变成了大学生、白领。因为麦当劳的本质是餐厅,儿童乐园只是它的附加值。而这个附加值现在不灵了:游乐场、娱乐城、购物中心遍地都是,谁还想在快餐店娱乐?


回归快餐本位,对麦当劳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而它的案例告诉我们,主餐饮辅娱乐的亲子餐厅已经成为过去式。实际上,现阶段的亲子餐厅更像是一个主题乐园。你可以把它想成缩小版的迪士尼乐园:要进入这个场地,是要单收门票的。在北京或者上海,一个孩子收费是 100-200 元 2-3 个小时,绝大多数时候,餐饮都是另收费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跨行业去做一个主题乐园才能赚到小孩子的钱。因为帮他们决策的,实际上是他们的父母。


需求不止一种维度


我曾经在海底捞看到一个服务员教一个熊孩子如何拉面,服务员离开的时候给了这个小朋友一块面团,这个孩子直到离开前都在尝试自己拉面。


这个场景,满足了亲子餐厅的两层需求:孩子能够玩的开心,家长则可以解放自己好好吃上一顿饭我觉得这才是餐饮人应该做的。亲子餐厅背后,其实是有双层需求的。一个充满五颜六色装饰的地方,装满了机器猫和轻松熊。孩子看了可能很开心,但爸爸妈妈的需求有被满足吗?


在亲子主题设计的思路上,必胜客和西贝的思路或许值得尝试。去年 6 月,必胜客在全国 1700 余家门店中推出了消费制定套餐,获赠一套指偶的活动。除此之外,必胜客还有针对儿童的固定活动,例如披萨 DIY 课堂、必胜客小小职业体验营等。


西贝也会定期举办莜面亲子活动,在门店现场教孩子们搓莜面并评奖,同时也会送出一些奖品、礼物和代金券,进一步带动门店销售。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能够安心吃饭,孩子们能够免费娱乐,两层需求都被满足了。


查克芝士母公司 CEC 的 CEO Thomas Leverton 说过,“小孩子一年想来查克芝士 11 次,爸妈只想来 3 次,所以赢得爸妈的投票非常重要。”查克芝士最近开始在菜单中增加含酒精饮料,或许就是为了安慰这些熊孩子的父母吧。


本文来自掌柜攻略,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