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玉峰)网上购买桶装洗涤剂原料,私自装入带有商标的空瓶,成为某品牌洗衣液。4月27日,西乡塘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到一个地下加工窝点,涉嫌利用他人厂名加工销售日化产品。
昨天下午,人民西路听云街附近一中花园小区一栋楼的杂物间堆满了各种日用化学品,中间只剩下一条小走道。杂物间里一个约2米高的铝桶特别显眼。根据执法人员的初步调查,这个带有三个出水阀的铝桶是在这个窝里装清洁剂的工具。现场的两个塑料桶里还有剩余的“原料”,桶里插着两把稻草式水枪。“铝桶效率更高。如果装得太快,没有装满,就用桶补上。”就在铝桶旁边,已经装了28件洗衣液,打包好了。包装上,标称“飘丽郝杰女士”的这批洗衣液的生产厂家和生产厂家是汕头市的生产厂家。但在现场发现的“原料”标签上,却显示来自南宁。
在与杂物间同一单元的一个房间里,有成堆的空洗衣液瓶、标签和外包装盒。当事人陈某未能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证明,也未能提供制造商的生产经营授权书。工商执法人员表示,加工点的行为涉嫌冒用他人厂名加工销售日化产品。
你是怎么产生做这种非法生意的想法的?陈某说,在网上冲浪时,偶然发现一个商家在“成套”销售原材料、瓶子和包装,价格也很便宜。他买了1000多元的商品,商家给他提供了“去渍”“好太太”的标签。折算下来,一瓶2L洗衣液的成本还不到1元,在陈某以2元/瓶的价格出售。
现场存放了口罩、保湿霜、杀虫剂、洗发水等数千箱日化产品,无法提供收货单据。经初步调查,这些产品可能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封锁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