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中华绒螯蟹,崇明人之所以叫它“蟹”,是因为它的两个大螯是有毛的。世界各大江河湖泊中的螃蟹有30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约有20种,最著名的是中华绒螯蟹。在中华绒螯蟹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的方胜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蟹。方胜蟹和清水蟹因个头大、壳硬、色绿而备受青睐,但美中不足的是肉质粗松却不香。只有崇明蟹风味独特,个头小,壳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雌蟹脚黄,雄蟹脂肪多,享誉海内外。
金瓜又称金瓜,在崇明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崇明的传统特产。金瓜鲜嫩,清香爽口。是家庭、餐厅、酒店的最佳菜肴,享有“植物之圣”的美誉。南瓜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它除了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磷、铁、钙等各种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还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老年人肥胖也有很好的疗效。
根据《汉武帝内传》。元丰六年四月,西王母接见汉武帝,赐四个蟠桃。汉武帝吃了以后,只觉得牙缝里全是舒泰,就想把它们种在皇宫的花园里。西王母告诉:“仲夏土地薄,蟠桃不生长。”汉武帝渴望吃到美味的蟠桃,三次派大臣东方朔长途跋涉。他去了西边的昆仑,偷了蟠桃。汉武帝还收集了他吃过的桃坑,流传到明朝。据明代《宛委余编》记载:“元洪武年间,存放在元内库的蟠桃核长五寸,宽四寸七分,上面刻有‘西王母将武帝蟠桃赠成化殿’字样。
崇明白山羊是长三角地区的绵羊品种之一。它是在崇明特定的水土条件下育成的地方特色品种,是崇明的传统特产之一。崇明白山羊是一种肉、皮、毛的品种。羊肉和内脏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温补脾胃、扶正固本、强体壮骨、使饮食丰富而清淡的功效。我县生产的小包装红烧羊肉荣获农业博览会金奖,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羊皮细腻柔软光滑,属于优质皮革。
黄桃,又称黄桃,是桃的一种。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黄桃早在3000年至4000年前就在中国被重视和人工栽培。到了秦汉时期,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从古代毛桃嫁接而来的金桃继续繁衍成今天的黄桃种群。据记载,20世纪20年代,奉贤开始在青村、望海、三观、前桥、台日、滨海等地种植黄桃种子,总种植面积超过100亩。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锦绣黄桃”,既用于鲜食,又用于加工,使奉贤黄桃独具特色。
崇明老酒是崇明特产之一,风味独特,酸甜适口,香味醇厚,酒精度适中,后劲足,回味无穷,有“江北三千里闻名,江南第一”的美誉。崇明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和阳光充足,水土清洁,生态环境优良,适宜种植优质水稻。崇明老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酒肆、酒店遍布崇明岛,故有“十酒店三酒店”之说。清康熙时期,姜
地、苗猪集散地。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产量高,是中国著名的农业高产稳产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金山、松江、吴江等地。品种特性枫泾猪,枫泾一带,毛色全黑,紫腹(或青灰),有八九对,本县小蒸、蒸淀等地,已有100多年饲养历史。茭白属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以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水中参”。 练塘茭白是一种无污染、无公害蔬菜,并含有丰富的有解酒作用的维生素,有解酒醉的功用。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练塘茭白种植有百余年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华东地区种植茭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乡镇,因此有着“华东茭白第一镇”的美誉。
马陆葡萄始种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马陆镇于1992年创建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2002年“马陆”牌通过了上海市优质农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市郊第一批“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2003年创办了“上海马陆葡萄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郊区葡萄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建成了千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马陆优质无公害葡萄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其上乘的质量、浓郁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松江人世世代代以大米作为主食。松江水稻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松江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唐宋以后,松江一直是全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水稻产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松江大米以品佳质优闻名全国,成为历代进贡朝廷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