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和OTT机顶盒的发展,一些专注于视频聚合功能的软件应用引起了国内视频行业人士的关注,他们担心具有聚合功能的软件应用模式可能涉嫌盗版。
《财经》报道(记者陈宇峰)互联网视频行业的版权保护一直是最热门的问题之一。
就国内互联网视频行业而言,原有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已经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版权库。
但随着智能电视、智能手机、OTT机顶盒的发展,一些专注于视频聚合功能的软件应用引起了国内视频行业人士的关注,他们担心具有聚合功能的软件应用模式可能涉嫌盗版。
有视频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一些热门聚合软件app经常会擅自播放视频网站购买的版权节目,并移除标题的赞助商广告,吸引了大量想要免费观看内容的网友。
聚合APP可以在一个软件App上浏览不同来源的视频内容,还可以整合高质量、个性化的视频内容。用户无需在多个app之间来回切换,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快捷的体验,这使得聚合app非常受欢迎。然而,视频行业不同于其他领域。正规的视频网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版权,聚合应用的重点是在整合其他视频内容的同时忽略背后的版权。
目前国内视频网站主要以付费和“免费标题广告”两种形式运营,这也是视频网站的通用商业模式。随着视频网站内容竞争的加剧,版权费也在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盗版让视频厂商面临巨大压力。
以聚合软件APP“电视猫MoreTV”为例,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推出“电视猫视频(TV版)”、“电视猫手机版”、“电视猫微信版”等多种终端应用,都是典型的聚合APP。
8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爱奇艺诉“电视猫MoreTV”侵权案进行一审判决,判决“电视猫MoreTV”赔偿爱奇艺不正当竞争经济损失10万元。
本案的焦点是“电视猫MoreTV”在未经爱奇艺许可的情况下采取了技术措施,使得“电视猫MoreTV”在播放爱奇艺网站的视频时,可以绕过原告的片前广告平台,直接播放专题片。法院认为,上述“电视猫MoreTV”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财经》,记者了解到,具有聚合功能的软件APP侵权的部分内容主要通过链盗实现。据业内人士透露,窃取原创视频链接,利用其他技术获取视频内容的盗版模式在业内较为普遍。
这也是视频厂商最不愿意看到的。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视频网站都加大了对视频资源的购买。以腾讯为例。2015年7月,腾讯体育与NBA五年合作协议正式生效。5亿美元的“天价”也让市场看到了体育版权的巨大潜力。其他互联网公司,如爱奇艺和乐视,在版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巨额版权费的背后,如何防止版权被盗成为视频厂商最关心的问题。
乐视相关人士表示,乐视每月因聚合应用盗版遭受数千万损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对中国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劣币容易驱逐良币。
《财经》记者获悉,“王剑2015”二期8月1日开工,10月31日结束。同时,针对智能移动终端第三方应用(app)的侵权盗版行为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之一。
【深度财经报道请添加《财经杂志》微信微信官方账号I-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