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堰晚报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法分子虎视眈眈,伺机吸引公民在互联网上投资。据十堰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统计,网络投资诈骗是所有诈骗类型中涉案金额最大的。警方提醒市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低回报、高回报都是骗局,市民一定要牢记“天上没有馅饼”。近日,我市3名市民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他们没有挣钱,而是把所有的血汗钱都投入其中。记者董纪
相信网络投资回报高,3名市民被骗16万余元
前不久,市民李在家中通过手机微信群了解到网上投资赚钱项目,根据群客服提示下载“嘟嘟”APP进行网上投资,并通过手机银行7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9.5万元。几天后,李发现APP上没有利润。当他要求把钱转出时,他发现系统被锁定了。大惊失色的李明白自己被骗,迅速前往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
前几天,张在QQ上了解到一个赚钱的网站,然后他联系了客服,客服给他发了一个网站,开成了APP。张按照要求在APP上注册,并在“某理财通”网站上发布了大小。他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充值共计39660元,但投入的钱全部亏光。随后,张赶到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
无独有偶,十堰经济开发区居民尹某在家中通过手机微信认识了一位网友,并向他推荐了“田弘”APP,称自己可以赚钱。尹信以为真,于是下载了APP,按照对方提示充值,通过手机银行分次向对方转账共计28313元。被发现被骗后,尹赶到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
2020年的网络投资诈骗有这三个特点
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专家表示,诈骗分子冒充成功人士,在网上交友平台上搜索潜在受害人,通过聊天获取信任,将受害人引入赌博、理财平台进行充值,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根据今年十堰多起网络投资诈骗案件的分析,这些案件有以下三个特点。
极具煽动性,宣传收入异常高。骗子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用高回报迷惑投资者。无一例外,广告就是投资有超高的年回报率。
诈骗平台上线后,通常会在网络媒体上投放广告,一些网络媒体也会发布诈骗平台的推广文章。搜索后,前面的文章都可能是平台的正面宣传文章。当人们认为网络媒体推广的理财平台应该没有问题时,很可能会先入为主。判断金融平台是否涉嫌欺诈,一个非常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产品收益率有多高。要知道,目前除了国债、存款、保底银行理财之外,很难看到保底、有息的理财产品。
公司背景模糊,承诺稳定盈利。骗子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们可以预测未来,甚至控制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他们的项目都能盈利。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买。但实际上,理财产品公司往往以模糊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业务和投资,大多数受害者并不知道自己的钱投在哪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公司。有些受害者知道这个APP可能存在风险,但还是在高回报的诱惑下进行投资,最后往往被骗。
让受害者赚点钱,先尝尝甜头。比如日常收益诈骗平台,注册后每天都会有收益,但收益不能直接套现,只能投资后套现。这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旨在诱导受害者注册和投资。刚开始很多受害者可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做了少量投资,到期提取现金,几分钟内到达账户,然后逐渐放松警惕,越投资越多,最后无法自拔。即使你只投入一天的大额资金,诈骗平台的客服也会以各种理由让你无法提现,比如登录IP地址不正确、账号被骗、服务器维护等。然后你会继续充值证明是我操作的,这是诈骗平台惯用的伎俩。
反欺诈专家提醒公众,清楚了解网上投资和金融诈骗的特点,将有助于公众区分真假理财。
避免网络投资诈骗这4点要牢记
此外,市民记住以下4点可有效防止被骗。
对超高收益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
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向平台注资时要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凭证,并立即报警。
微信陌生人荐股、释放所谓内部消息之类的,都是骗子惯用伎俩,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他们搭建的非法理财平台、钓鱼网站,诱骗受害者在上面投资。个别受害人会在前期获得短暂小额收益,一旦投资数额巨大,网站就会出现打不开的状况,甚至在网站背后的骗子会卷款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