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生产袜子设备,自动生产袜子的设备厂家陇南

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目前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织袜机1600台,年生产能力超过1亿双;运动袜、休闲袜、棉袜等产品销往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2018年销售收入2亿元,带动家乡3000多人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多人,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安徽尧舜智能袜子有限公司前身为东至县向异针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集R&D、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专业针织袜业集团雏形。袜子产业已经成为东至县的特色产业。

安徽尧舜智能袜业公司已发展3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的要求,公司充分发挥袜子行业四大主要生产工序可拆分为扶贫车间的优势,向乡镇、村负责人派出扶贫车间,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了42个扶贫车间。

打造亿元袜产业

1989年从学校毕业后,公司负责人高凤满为了改变现状,毅然外出找老师学艺。他在浪莎袜业等知名企业工作,学习艺术技术和管理,积累市场和人脉,黄金时期打磨、锻造、积蓄能量,岁月见证了他在创业道路上经历的各种风风雨雨。

2010年,第一家工厂在浙江义乌开业。工厂经营蒸蒸日上,业绩蒸蒸日上,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你变得富有时,你不要忘记回到你的家乡。吃饱了就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创业。2011年8月,他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东至县第一家袜业加工企业——东至县——向异针织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业之旅;2014年又斥资3500万元成立安徽双一针织有限公司;2016年,通过资产重组,成功收购原东至玩具总厂,投资1亿元成立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针织设备1300台套,形成年产袜子1亿双以上的生产能力和2亿元的销售收入。

从产品到产业,针织袜被打造成袜业,成为安徽省第一特色小镇杜尧袜镇的重要支撑,形成了东至县的支柱产业。

创建42个扶贫车间

尧舜智能袜子公司生产各种款式的运动袜、休闲袜、棉袜、长袜、短袜、毛圈袜、儿童袜等。形成了集R&D、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专业针织袜生产管理集团的雏形,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高凤满萌生了成立扶贫车间的想法。

然而,设立扶贫车间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它面临许多困难。“我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提出开办乡镇扶贫车间,将袜子制作工序拆分为扶贫车间的想法时,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高凤满说,他们认为,企业的生产订单任务已经很重。生产过程如果拆分到乡镇扶贫车间,会影响管理者的精力,产品质量和产品交付难以保证;其次,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高凤满反复工作,最终统一了大家的意见,然后与各镇、各部门沟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布局、选址、建设、运营。为此,公司采取了“企业贡献一批”、“企业贡献一批”的方法

业人员岗前培训。在拟办扶贫车间就业的人群中,遴选文化程度较高、头脑手脚灵活、精明能干的人到公司总部进行为期7天的免费培训,然后由他们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老手带新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确保所有就业人员都培训成熟练的袜业工人。


新建的42家扶贫车间,解决7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数100多人,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以上,实现了当年就业,当年脱贫目标。




带动100多贫困户脱贫


为使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该公司安排生产、技术上有专业特长,管理上有丰富经验的人员领办扶贫车间项目。比如:该公司把怡翔公司打样技术员高振兴,安排到针织扶贫车间当主任,直接带动58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业7人;双怡公司厂长林国龙领办的针织扶贫车间,带动厂周边5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业11人;原商贸公司老板郑伯群依托怡翔针织公司配置的织袜机60台,带动周边30多人就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8人。


“在开始出去务工时,只是想通过打拼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想到创业带动就业,与党的扶贫政策相契合,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贫困人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更坚定了我‘立志扶贫,帮弱济困’的信心和决心”。在艰辛的创业历程中,高逢满深深地体会到,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回馈人民,回报社会。


“高总将工厂送到了我们村,解决了我们这些贫困户不便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通过培训使我们拥有了一技之长,更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增强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多数贫困者时时流露出对高逢满的感激之情。将扶贫车间送到村头,虽然分散生产会给企业造成管理难度加大,产品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增大了公司的管理成本,但高逢满克服困难,通过抽调精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和质量跟踪;就业人员有主人翁意识,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家住尧渡镇东山村竹棵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雪纯,聋哑人,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父亲早世,母亲带着他兄弟2人艰难度日。在怡翔针织上班后,不但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性格也开朗了,母亲每每看到他上班快乐的样子,高兴得老泪纵横。


家住官港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英豪,腿部残疾,上有7旬父母,下有上大学的孩子,家境十分贫寒,到袜业扶贫车间后,他和妻子经过培训,进步很快。第一个月他的妻子拿到了4100元的工资,他自己也拿到了2300元的工资。


像王雪纯、周英豪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在袜业扶贫车间就业实现真正脱贫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带动更多乡邻奔小康


高逢满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参加上级领导部门开展的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希望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反哺社会。每年寒冬腊月,高逢满都会亲自或委派公司管理人员走进东流镇、尧渡镇养老院送去公司生产的大批棉袜等物资,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温暖。企业的员工生病了或家里有什么实质困难,高逢满知道后,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去关心慰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这几年来,一直对希望工程、爱心工程极力支持,有求必应,属下企业多次被评为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单位,近几年捐款捐物达50余万元。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高逢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分别捐款东至红十字协会、尧渡镇黄泥村、梅城村、东流镇政府总计人民币4万元,为抗击疫情而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未来,尧舜智能袜业公司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规划组建针织集团,集团控股子公司3家以上、关联企业达到3家以上,集团控股子公司形成年产3亿双袜子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10亿元;集团每年提供3000人以上的长期稳定就业岗位,带领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致富;通过市场引领+政府服务+大户带动+创业基地模式,逐步辐射到东至县乡镇及工业园区,发展大学生创业基地、地方大户和外出回乡人员的发展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