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大赛策划书 中国创业家联盟朱少林

如何精准满足年轻人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如何细化资源嫁接、品牌推广等服务?如何以新颖活泼的社区服务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深度融入并积极参与地方发展?面对这样的思考,吴中区团委通过打造各种共享平台和品牌社区服务,扩大青年创业的“朋友圈”,不断探索吸引、支持、留住区内各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路径。

“近年来,我们围绕‘扎根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主题,以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围绕青年建团,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改革目标,积极对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精准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氛围的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区内青少年搭建了一座掌握技能、成长发展、互动交流、合作共赢的桥梁。另一方面也营造了吸引更多的良好氛围。吴中区团委书记李臻说。

本着这一思路,吴中团委聚焦青年创新创业,着力构建“青年创汇”服务体系。不仅联合区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了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还积极推进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工作,近三年累计贴息近300万元。同时,团委还结合吴中特色实施“吴广拾得社”社区发展规划,成立“青年工匠协会”,品牌化为“绿色、匠心”主线,成立“洞庭尚青”联盟,打造“新乡情”农业旅游创业品牌,成立“青年人文书院”实施“成长、文化创造、生活、公益”

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枢纽作用,突出资源嫁接能力,构建新颖独特的服务体系,让吴中团委搭建的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青少年中逐步形成影响力,平台的品牌效应慢慢溢出。“洞庭尚青”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联盟主要招募40岁及以下从事民宿、电商、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和‘农业旅游’的青年企业家和职业青年农民。按照“联盟组织市场力量”模式,区域内政府部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得到充分协调,成员单位不仅有了“绿色通道”,还改变了原有的自产自销模式。走工业化道路。”洞庭青年创业联盟副主席、东山电商产业园运营经理、“80后”返乡创业青年徐春以东山电商产业园为例进行了介绍。通过凝聚一批本土青年创业者,成功帮助个人孵化50家企业,帮助73家企业入驻,帮助注册8个企业自主品牌。成功对接“天猫”“拼多多”“唯品会”“京东”等大型第三方平台。COM自营”并自建目前,“洞庭绿商”联盟吸引了徐春等近50名创业青年,有力推动了吴中太湖沿线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吴中区依托兴趣、产业、地理、雄心,不断延伸集团工作臂。吴中区通过线上邀请、线下分享、组织发动、社会动员等方式,既引导青年创业者在产业上共同发展,拓宽创业青年朋友圈,又瞄准专业领域,以小切口煽动青年创业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重组引爆他们的朋友圈。

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朱,去年加入“青年手工业协会”,是“90后”核雕艺术家。为了让核雕艺术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播出了自己的雕刻过程,介绍了核雕文化。没想到页面浏览量迅速突破1万,收获了不少“粉丝”。朱也成了圈内的“红人”。与此同时,朱的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90后

除了持续赋能本土青年创业,吴中团委还积极推动新兴领域的团建,以双创吸引青年人才大做文章。

吴忠高新区团委书记石介绍,高新区通过构建“专业化区域社会交流”的区域党建和团建组织格局,打造商圈和社区

、楼宇共享团支部,打造出高新区共享型团建生态圈,重点为白领青年、社区青年提供业务培训、健身休闲、商务沙龙和青春联谊等8小时外的贴心服务,为在区域内创业青年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产业园入驻90多家创业公司,有近800名青年人才,通过积极打造社群活动,比如‘青年断网活动’和员工子女免费托班‘青苗放心班’等,让许多青年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拉进了彼此距离,对组织所打造的‘朋友圈’越来越认可。”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南师大科技园“青年之家”负责人李惠利介绍。(盛 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