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于在创业服务器年会上表示:“我一直认为知识和财富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就是财富。”
其实知识和财富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知识储备,很难对市场发展做出准确判断。根据余的观察,去年中国的创业项目太多了。“2016年,我们会看到很多项目面临很大困难或者干脆消失。2016年将有60%-70%的死亡。但剩下的公司会逐渐变得有活力。这些公司有活力,有成功的例子,会带来下一波创业。”
要想成功,首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就连扎克伯格每年都要读很多书。从2015年1月开始,扎克伯格每两周读一本书。为此,他专门设置了一页关于脸书的“图书年”,以莫伊塞斯奈姆的《权力的终结》为第一本书。
未来,那些想跟着“互联网”东风创业的人,以下几本书才刚刚入门:
1.《沸腾十五年》
作者:林俊
雨云之上的中国网事;充满热情的工业传奇;虚拟世界的真实叙述;万象网络的恢复。
中国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行业,诞生才15年,但短短15年间,就涌现出了近40家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了10亿美元的高市值。这些公司的领导人以其无与伦比的财富之路,成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中坚力量。
这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了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1995年以来中国互联网辉煌繁荣的代表人物:马、丁磊、张朝阳、马云、陈天桥、史玉柱、张树新、王、雷军、周、他们利用互联网来创造和宣传这个国家的历史,并改写它
2.《创业小败局》
作者:企业家
让别人的失败成为你成功之母!
在这本书里,包括许小平、何伯权在内的6位经验丰富的行业领袖,从数千个创业案例中,精心挑选了21个最具代表性的失败案例,每一个案例都代表了一个最常见的失败法则,基本涵盖了当前中国创业浪潮中最容易遇到的创业陷阱。
失败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创业者的选择和行为难免会导致失败,但当事人却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意识到。比如以错误的心态引入错误的合作伙伴,在错误的时间投资错误的市场,因为看不到市场虚假繁荣下的隐患而过于乐观,这些都可以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毁掉一个企业。这些错误可以通过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来避免,让之前的失败者为你支付昂贵的学费。
3.《创新者的挑战》
作者:范思杰/Vijay v . vaieeswaran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开启了一场创新革命,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创新。传统的创新模式和思维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信息时代。棘手的世界经济,自封的执政政府,死路一条的商业模式,需要知识武装的个人进步,都需要改变全新的创新模式,创新者的挑战会越来越大。
那么,新兴国家的企业发展模式如何实现突破?政府决策层如何既能进行结构调整,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每个个体如何积极创新,真正实现自己的想法?新兴国家的创新商业模式能否在全球复制?它们的应用会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本书深入探索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思维,借鉴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新观点、新理念,批判总结了关于颠覆性创新的各种共识
解释,对全球经济、能源、科技发展与创新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具体解决方案,揭示了重塑世界经济的创新规则。4.《大数据时代》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本书以大数据的全球视野,剖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战略布局。作者曾先后任教于世界最著名的几大互联网研究学府,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他是备受众多世界知名企业信赖的信息权威与顾问。他的咨询客户包括微软、惠普和IBM等全球顶级企业;而他自己早在1986年与1995年就担任两家软件公司的总裁兼CEO,由他的公司开发的病毒通用程序,成为当时奥地利最畅销的软件产品。
5.《互联网冲击》
作者:杰伦·拉尼尔
关于网络技术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卓有远见的预测。拉尼尔断言,数字网络的崛起会造成我们经济的衰退,并且摧毁中产阶级。如今,科技已经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从媒体到医药业,再到制造业。我们的就业形势和个人财富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但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能够让科技掌握我们的未来。在《互联网冲击》中,作者不仅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而且也处处体现着他的人文关怀。拉尼尔指明了一条新信息经济道路——即使你是这个网络世界中的普通一员也能从中受益。
6.《三体·黑暗森林》
作者:刘慈欣
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面壁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战而胜之?
神秘的“黑暗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对互联网世界的创业者而言,也是必须了解的内容。
以上书籍在手机阅读应用掌阅iReader上均可下载试读,感兴趣的朋友就去翻一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