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前景光明,道路曲折。由于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科技含量高、各项指标和环境要求高的特点,节能环保投融资成为产业发展和公司成长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和中国节能环保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研究了节能环保企业现有的融资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创新建议:1 .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特点和资金需求,探索不同的融资模式。2.根据节能环保企业的产品和项目属性,探索独特的融资模式。
一、节能环保和节能环保企业
节能环保理念主要是基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节能环保,节约现有能源消耗,推动发展环境友好型新能源,造福社会。节能环保针对高能耗、重污染、重化工行业,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小排量、无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利用技术、节水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
节能环保企业主要致力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具体涉及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节能电器(节水节电装置)、垃圾处理与回收、新材料生产经营、新能源节能建材、环保项目开发、环境工程项目咨询、服务、设计与承包等。
二、节能环保企业融资现状
节能环保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融资渠道有限的特点,成为节能环保企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节能环保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有五种:1。政策性融资。风投和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项目融资。
(一)利用环保产业政策,设立环保产业基金。
近年来,为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和新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包括政府无偿补贴、贷款贴息、科技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等。即将发布的《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左右,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其中,核心领域环保装备产业和环境服务业产值分别达到5000亿元。同时,国家鼓励有实力的节能环保公司做大做强。“十二五”期间,将形成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环保企业约100家,其中环保服务企业50家。具体财税支持政策方面,将研究污水、垃圾处理等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政策。
中国出现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联合基金会和相关金融机构设立的环保产业专项基金
青云创投投资总监朱妍表示,“清洁技术已经成为产业风险投资的主流。目前,国内80%的产业风险投资都投向了这一领域。”世界上也有4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将清洁技术作为前三大投资选择。北京软银萨夫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唐鹏飞认为,环保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行业,有巨大的增长市场。2009年11月,青云创投投资了以有机垃圾处理为主的嘉博文,投资金额1170万美元。2009年7月,蒂奇创投投资绿色环保,主要从事垃圾处理,出资额366万美元。
(三)债务融资日益明显。
债务融资又称债券融资,是一种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银行短期融资(票据、应收账款、信用证等)),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资产支持的中长期债券融资、融资租赁、政府贴息贷款、政府间贷款、世界金融组织和私募基金贷款等。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污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2010年6月发行2010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6亿元,发行期限365天。其用途之一是解决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所需的电力和电费及设备
备维护费以及药剂费等支出。(四)公开募股,上市融资。
自2009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有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以来,全国各地有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跃跃欲试,登上了A股节能环保板块,进行上市公开募股融资之旅。
由于国家工业转型,之前的重污染、重化工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的经济要求和环境要求,使节能环保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随着“低碳”概念的提倡,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环保新经济也将成为一支新兴的市场力量。已经上市的节能环保企业主要集中于四类,分别是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节能建材和节能用具。
(五)项目融资成趋势
项目融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融资方式和手段,也是节能环保领域一直在倡导呼吁的一种融资模式。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名义筹措一年期以上的资金,以项目营运收入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融资形式,主要包括六种融资形式:产品支付、融资租赁、BOT融资、TOT融资、PPP融资和PFI融资。
其中,BOT融资和TOT融资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企业,BOT融资是指国内外投资人或财团作为项目发起人,从某个国家的地方政府获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许权,然后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BOT融资具有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较其他投资方式更适合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尤其是城市环保项目的建设上。
TOT融资是指政府对其建成的基础设施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向社会投资者出让资产或特许经营权,投资者在购得设施或取得特许经营权后,组成项目公司,该公司在合同期内拥有和维护该设施,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合同期满后,投资者将运行良好的设施无偿地移交给政府。TOT融资多被用于污水处理项目。[5]
三、节能环保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通过对当前节能环保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和整合,本文作者提出根据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根据节能环保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创新型的融资模式的新想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创型节能环保企业与科技金融相关政策相结合。
初创型的节能环保企业和所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样,由于科学技术含量高,投资金额大,投资风险大,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运作以及市场推广等各方面都不齐全,所以,得到专业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可能性很小。此阶段的节能环保企业要积极向国家科技金融相关政策靠拢,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环保专业基金和政策扶持。
初创型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入驻到专业的创业中心(孵化器),与其配套的科技金融政策和产品相结合。2011年,上海杨浦创业中心与上海杨浦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环保科技园正式成立,其功能在于嫁接专业技术资源、市区合作、团队持股等。目前,环保科技园以邯郸路100号为起步用房,园区服务覆盖白玉兰环保广场,围绕“一网一平台一中心”重点打造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同时,上海杨浦创业中心为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还开发了“银园保”、“贷投通”、“集合中票”等融资产品和渠道。
(二)成长型节能环保企业与VC、PE和民间社会资本相结合。
节能环保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随着VC、PE和民间社会资本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关注和青睐,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资开始倾向于这一行业。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好的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利用其潜在的市场价值争取VC、PE和民间社会资本的投资。此阶段的节能环保企业由于发展部门机构健全,市场前景大往往比较容易获得资本注入。
(三)成熟型节能环保企业拓展上市融资渠道。
上市融资是大部分企业的终极目标,对于有条件的成熟的节能环保企业最终还是希望进入上市融资,无论是债券融资还是基金、股票融资,相对于之前的融资方式更具有广大的发展潜力和支持力度。就目前上市的四类节能环保企业发展态势来讲,除东方锅炉退市外,其余均有不错的市场融资表现,
(四)特色节能环保企业采用项目融资渠道。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的面比较广,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节能环保产业一大部分属于市政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市场价值。由于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并且资金回笼慢等特点,节能环保企业可以采用广泛的项目融资模式。
目前,BOT融资在一些城市环保节能项目上运用比较广泛,TOT融资在一些污水处理项目上运用广泛。另外,项目融资的其他渠道方式,如产品支付、融资租赁等也可以被节能环保企业融资借鉴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