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滴之殇
最近滴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出现了不少骂声。面对国家数据安全等大而错的问题,滴滴缺乏大局观和敬畏感,这是应该学习的。滴滴事件也给了中国企业家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利益导向、缺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走不远。
不过,从做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滴滴的决定也有“非自愿”的因素。滴滴背后巨大的资本力量正在迫使滴滴做出这个决定。熟悉滴滴的人都知道,虽然滴滴打车用户觉得贵,运营滴滴的师傅觉得很剥削,但滴滴的财务报告还是亏损。滴滴一直靠烧钱补贴占领市场,融资前后要经历20多轮。如此巨大的资金量需要回报,所以选择高溢价的资本市场也是资本的核心需求。
我们需要反思的核心问题是,滴滴的商业模式有问题!确切地说,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是时候重新审视、迭代升级了,比如火热的社区团购、互联网装修,烧了不少资本,但利润却遥遥无期。新时代,商业模式迫切需要进化。这是滴滴事件背后的核心命题。
二、凡是不能尽快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
商业运作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如何赚钱。任何企业,在成立之初,都应该明确回答几个问题:
1.谁是我的用户?我的用户的主要需求和痛点是什么?2.我的产品是什么,它给用户提供的核心利益和价值是什么?3.我如何获得收入和利润?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热衷于谈赛道、谈新技术、谈新概念、谈新名词,但谈到第三个问题,如何赚钱,他们往往含糊不清。华为的任有句经典的话:企业的最高战略是先生存,超越任何人都比先超越自己的肚子好。这个简单的道理被很多企业家忽略了。
三、创业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赚钱的商业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往往会聚焦用户的痛点、刚需和高频场景,使用能够促进重复消费、满足用户需求、多角度挖掘用户价值的简单产品服务模式,形成微生态系统。滴滴的模式满足了用户的痛点、刚需和高频条件,但最大的缺陷是未能从多个角度挖掘用户价值,造成了巨大的利润压力。
四、写在最后的思考
烧钱的发展模式已经很普遍了。从O2O大战到单车共享,再到如今的社区团购大战,无数资本翘首以待,但核心问题是回归商业本源。可悲的事实是,人性的弱点是从众、贪婪和恐惧,资本也不例外。人性的这种弱点导致了历史上无数惊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