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归就业情况,《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从某招聘平台海归就业大数据进一步梳理分析了2019年海归发展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当代海归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民营企业需求量占半数以上
依托某招聘网站的大数据,对海归、有留学背景要求的岗位、有海外经历的求职者在简历中的匿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招聘求职过程中供需双方的顾虑和匹配。
雇主对海归的需求:教育培训行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民营企业比其他类型单位对海归的需求更大;招聘海归的用人单位数量主要为20-99家;招聘岗位要求海归有相对灵活的工作经验;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的雇主对海归的需求更高。
从有海归需求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的行业分布来看,教育/培训/高校行业海归需求最高,占各行业招聘总人数的38%。专业服务/咨询、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等行业的用人单位在海归中排名第二至第四,需求占比分别为14%和11%,可见用人单位对海归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语言优势上,其次是专业技能和国际特色的融合。
用人单位招聘海归人数占比TOP20(按行业)
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对海归的需求最高,占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人数的57%,其他类型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占比不超过10%。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对海归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从用人单位规模来看,招聘海归的用人单位规模以20-99人为主,招聘需求占用人单位总数的27%。这类用人单位一般处于快速发展期,有引进海归的需求和一定能力。20%的雇主是100-499和1000-9999。此外,雇员人数少于20人的雇主要求12%的海归,雇员人数在500-999人、10,000人以上的雇主均占10%。
用人单位招聘海归人数占比(按类型和规模)
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对海归的要求来看,工作经验不限的海归人数占海归总人数的48%,30%要求海归有1-3年工作经验;要求3-5年工作经验占10%。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工作经历要求相对灵活,关注海归的海外留学经历和未来发展潜力。
招聘海归岗位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要求
从海归招聘需求城市分布来看,北京海归需求最高,海归人数占招聘海归总人数的18%;其次是上海,占11%,深圳和成都分别占9%和5%。这四个城市的企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海归在找工作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城市的开放岗位。
招聘海归人数占比TOP10(按城市)
海归就业市场部分供需失衡
海归就业供需匹配情况:我国就业市场存在海归部分岗位供需比例失衡;求职海归受教育程度高于企业整体所需人员;海归平均招聘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用人单位招聘的岗位类型与海归最新岗位的匹配情况来看,教育/培训类岗位对海归的需求最大,需求人数占海归所有岗位需求
数总数的比例高达31%,而在此类岗位工作的海归比例仅为7%,教育/培训和翻译类岗位对海归的需求比例远高于供给比例;同样的,翻译岗位对海归的需求以17%的占比位列第二,海归就业比例却仅为3%。高级管理与财务/审计/税务类岗位的海归人才供给比例高于需求比例,其中,就职于高级管理类岗位的海归人数占比为7%,而该类型岗位招聘占比仅为1%;就职于财务/审计/税务的海归人数占比为6%,而该类型岗位招聘占比仅为1%。可以看到,在海归留学所学专业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海归在就业中更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但海归语言优势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海归与国内就业市场在优势定位中存在了解不足的情况;另外,高级管理岗作为大多不对留学背景做过多约束,更多地看重个人能力,海归处于高级管理岗的比例较高,显示出海归在未来发展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招聘海归岗位人数与海归就业岗位人数的占比情况对照(按招聘海归岗位人数TOP20)
从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学历要求和海归自身的学历情况看,用人单位对于海归的学历需求集中在本科,人数占比达63%,对大专学历需求占比次之,达29%,而对硕士和博士学历的需求人数占比为7%和2%。与此同时,在海归求职群体中,本科学历的占比也排在第一位,达到55%,硕士学历占比以43%的比例排在第二位,博士学历占比为1%。海归学历在硕士层面的人数远超过用人单位岗位对硕士的需求人数,海归就业在学历方面的优势相对明显。

招聘海归企业岗位的学历要求和海归教育背景的匹配情况
从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和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薪酬与薪酬中位数对比情况看,企业招聘海归岗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低于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收入,但高于海归收入中位数,表明高收入海归通过更换工作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存在一定压力,但收入在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薪酬乃至企业岗位薪酬平均值以下的海归则更容易找到提升薪酬的岗位。与此同时,海归收入平均值高于中位数近三千元,说明海归个体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智联招聘薪酬水平调查数据,企业招聘海归的平均薪酬高于全国招聘的平均薪酬2500元左右,海归在求职过程中的薪酬优势依然明显。

招聘海归企业岗位的薪酬与海归最近一份工作收入匹配情况
北上深为海归最期望就业城市
海归就业城市选择情况:北京、上海、深圳是海归最期望就业的城市,同时也是居住海归最多的城市,除本地户籍海归以外,仍然有大量海归选择去往三地发展,是海归人才竞争中的绝对获益者。
出国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度正相关,与回国发展相关性更高。从海归户籍地数据来看,户籍地为北京、上海、深圳的海归人才占比较高,分别为9.91%、6.27%和4.55%。从海归现居住地数据来看,回国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发展的海归总占比达37.97%,分别为19.67%、13.06%和7.24%,分别吸引9.76%、6.79%和2.69%的海归增量,而这些增量均来自其他户籍城市。从海归期望工作地来看,这一现象在北京和上海更加明显,还将有2.98%和2.82%的海归计划去往两地工作,海归吸引力进一步显现。其他城市并未表现出抢眼的数据,但长期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如广州、成都、杭州等。

海归户籍地、现居住地和期望工作地的对比情况
综合上述某招聘网站的大数据来看,供需双方在招聘和求职过程中的关切与匹配情况是较为重要的一点,海归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语言优势,以及专业技能与国际化特征的融合方面以避免岗位供需比例失衡;同时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机制已消除海归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