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个人事迹简述 个人创业事迹材料范文

新华社杭州8月20日电(许)人们常说,种梧桐树引凤凰。

陈桂才、金浩、许、张立秋.这些通用名称代表“行业标准”和“专利发明”等“复杂”名词。他们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人才,是创业创新浪潮中的“金凤凰”。

他们有一棵“梧桐树”,名叫“鹤城”嘉兴。

“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折之地”

许表示,嘉兴是雅科姆博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亚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癌症个体化治疗”相关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癌症个体化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2011年,雅科姆博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离开在京的R&D中心,寻找新型工业化中心。

嘉兴市南湖区是许军普及自己团队的选择。原因有三:嘉兴处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地理优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资源效应、政府的务实服务和对领军人才的各种支持。

2013年,雅科博全资子公司——嘉兴雅科博医学研究院通过嘉兴市政府审批,2014年获得《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之后,在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培育下,许同时抓住了技术和市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与当地医院合作实现转型升级,逐步打开全国市场。

五年前,张立秋把制造精密仪器的工厂从上海迁到嘉兴市嘉善县。“这里空间更大,成本更低,行政服务更好。”嘉善毗邻上海。近年来,嘉善主动对接上海,多层次区域联动,全产业协同发展,承接从上海溢出的符合嘉善发展规划的项目和人才。

张立秋是奈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奈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R&D、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型企业。2004年,张丽秋回国在上海创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增加,公司在上海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嘉善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嘉善是我去过的第一个地方,也是唯一一个。”张丽秋说。

“每个关键节点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浙江汇能生物有限公司位于嘉兴海宁钱塘江畔,是一家专注于畜禽饲料药物添加剂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54岁的“领军人物”陈桂才,是一位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领军人才。

2019年初,公司拟投资300万元实施一项新的技改项目,计划对终端产品从粉末到颗粒进行优化,避免生产中的爆炸风险和使用中的粉尘污染。但陈桂才对技改项目的申请程序和时间成本一无所知。幸运的是,“特别专员”金明镐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金明镐曾经是海宁实业投资集团的董事长。他被派往惠能生物,成为海宁市“政企干部对接”工作中的“驻企在职干部”。他走遍了企业的R&D室和生产车间,仔细摸出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对相应的政府部门进行了分类。几次成功对接给了企业一颗“定心丸”,最终,企业成功建成了生产车间。

嘉兴泰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嘉兴智能产业创新园,是一家服务于生物医药R&D产业的科技公司。它独立开发了一系列信息系统,与组织者、研究人员、研究机构、患者、监管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构建了一个协作平台,分为六大解决方案: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电子提交、中央成像、药物警戒和药物物流,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企业赋能。

“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后来被评为精英主导计划A级企业,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指导.可以说,在我们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我们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泰美医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露是科技领军人才。她带领团队克服困难,为R&D生物医药产业铺就了一条“高速公路”。她说,嘉兴是创业的热点,在嘉兴创业创新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们把这里作为一个长期发展基地”

2013年,通过“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项目,海归金浩博士加入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此后,他带领400多个研究团队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

,引领能源结构的“绿色革命”。截至目前,晶科能源相继申报专利650项,已授权320项,其中3项国际专利;仅2015年和2016年,承担了省级以上项目27项,其中一项为国家级项目。


金浩表示,这些年嘉兴市不断出台“人才新政”,对人才的引进、关怀,对政策的落实,都十分到位,让人记忆犹新。“晶科能源之所以不断领跑光伏产业,不仅是企业加大了研发的投入力度,更是当地政府在人才政策和项目扶持上的不断助力。”


自从将产业化中心落地到嘉兴后,良好的发展环境让雅康博马不停蹄地布局自己的“野心”。2018年,许军普在嘉兴科技城注册成立了3个新的子公司,向病理人工智能、骨髓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生长因子美容面膜等领域延伸,加上已经成立的4家子公司,如今,雅康博已经拥有7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另外,去年10月,雅康博还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联合成立“精准医学中心”,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产业整合和项目孵化的平台。


作为第一批入住嘉善归谷科技园的领军人才,章利球表示,嘉兴各级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和对企业的护航一直做得很好,所以他还主动当起了嘉兴的非官方“引才大使”,劝说国外的伙伴来嘉兴创业创新。


“嘉兴正在成为创新高地,我们要把这里作为一个长期发展基地。”章利球一语道出了在“嘉”发展的领军人才的心声,多年来,他们扎根嘉兴、融入嘉兴、爱上嘉兴,将嘉兴变成了长期栖息的“梧桐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