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微信ID: kaidian91),实现每一个开店梦想!
在国内水果连锁领域,百果园有着辉煌的战绩:百果园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线城市。
2014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5年5月,国内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国源宣布线上月销售额突破1.2亿元。截至2017年底,百国园年销售额达84亿元,全国百国园门店数量高达2800家。
经过18年的积累,百国园目前已覆盖中国70多个城市,拥有3700多家门店和23个仓储中心。2018年百国园线上销售额突破20亿元,总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线下水果店是你身边的大生意
这两年,在网上找店铺做水果生意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一开就很少转手”。“水果店是超级赚钱的生意,好一点的店月流水能超过200万,不比房产中介差。线下水果店不仅是无与伦比的赚钱生意,连锁品牌也在扩张。逆势增长的新水果连锁店获得了资本的关注。”
2018年初,在深圳起步的国内最大水果连锁零售企业百果园宣布完成15亿元B系列融资。本轮由金钟智德牵头,中智资本、金钟容晖、基石资本、本源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深创投等资本机构参与投资。
这不仅是百国园的第三次融资(2015年A轮,2016年Pre-B轮),也是2018年生鲜零售的第一次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连锁水果店还是一个早期市场,充满机会。根据国乐乐提供的数据,北京有9000多家传统水果店(不包括菜市场的水果摊),市场非常分散。
品牌化、连锁化将是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而这一轮转型运动才刚刚开始。不算批发,水果零售年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
在全国范围内,水果连锁品牌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杭州的咸丰、叶兄弟,长沙的绿叶,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成长为当地的巨头。其中,门店数量排名第二的咸丰集中在江浙地区,门店数量超过1100家。
开通特许加盟渠道

直到2017年,百国园开了2000多家店,所有加盟商都是自己的员工。他们推出了“店长培养制度”,每两个老店都会有一个新的店长负责新店的开发和管理。
随着店铺基数的增加,培养的新店主越多,开店速度也会越快。水果领域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市场上积累的人才很少,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
2018年,百国源宣布获得15亿元B轮融资,并宣布下阶段——的加盟政策,将由入职半年以上的内部员工加盟,转变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加盟。这意味着百国园正式进入特许经营行列,大力追求速度和规模。2018年,百国园计划新开1200家加盟店,拓展5个新区域。
百国园的加盟政策可以分为单店加盟和区域加盟两种,其中单店加盟可以向个人开放,一家店的加盟费用约为30万,其中包括5万的一次性加盟费,以及装修、设备费用和储备。之后,百果园向经营者收取3%的销售额,从仓库到门店的配送费用由百果园承担。
-size:15px;">作为一家连锁企业,百果园的加盟政策也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期。2007年之前,它采取松散加盟店模式,致使加盟商盈利而品牌亏损,2007年起,百果园转换策略,针对内部员工做加盟,这样使得品牌的管控力更强,利润情况也得到改善。如今重新开放社会加盟,可视为资本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在“新零售”概念骤热之前,百果园已经默默发展16年,全国的门店数超过2800家。2017年,百果园全渠道销售额达到84亿人民币,此轮融资估值到达85亿人民币。

百果园的模式可以类比为水果界的优衣库,从研发种植、到采购配送,再到门店零售,贯穿产业链始末。这种模式既可以在上游保证品控和标准化(比如自建种植基地,成立“智果科技”以实现种植标准化),又能在终端保证灵活性和利润空间,并在消费者中树立品牌认知。
百果园一直走社区小型店的门店策略。这和生鲜电商中大热的“前置仓”不谋而合,即高度靠近消费者,既可以保证配送时效,也可以节省冷链成本。而门店的优势在于,本身就有进店销售,配送上门可以贡献额外的销售额和坪效,当然代价是更高的房租和更难的选址。
“生鲜连锁,在全球都是空白,百果园每踏一步都是一个无人区。”余惠勇说,水果的零售技术,生鲜的零售技术,都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有多少,过去的坑就趟过多少。
好水果是种出来的

“水果供应链是所有行业里链条最长最为复杂的,因此生鲜水果业的竞争最后一定在供应链端。”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介绍,从2002年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百果园就将供应链的重要性摆在首位。
2005年,百果园正式成立果品供应链管理公司,不仅负责水果的统一采购,更重要的是从种植开始,直接参与到上游供应链的建设。通过输出标准及技术支撑对上游相关环节进行重构,包括对产地原有优质果进行品质再提升,对不被看好但潜力巨大的果品进行改造等。
以百果园的杀手锏品类之一的红艳奶油香草莓为例,此前由于草莓极易损耗,加之长途运输,南方消费者几乎吃不到北方草莓,也无人敢触碰这块市场。
百果园历经4年“亏损性”探索,逐步完善采后处理方案建设,以及对运输车辆的车速等进行特定管理,将草莓损耗从最初的60%降低到8%以下,让南方的消费者吃到了风味最好的草莓。

历经16年,百果园构建出一个“水果零售供应链王国”,截至2017年底,百果园在全国43个城市布局2800多家门店,自建3大物流基地和18个总计约8万平方米的仓配中心,为果品从全球230多个直采基地到2800多家门店提供了全程冷链保障,降低了损耗。
生产基地,是百果园的一个特色。一个“种”字,就决定了百果园的模式比较“重”。
市面上的大部分生鲜商家都在提“基地”这个概念,但主要还是“基地直采”,也就是从源头开始采购。而百果园的基地,是从种植端入手,因为他们相信,“好果子是种出来的”。

目前,百果园在全球布局了230多个水果合作基地,分为两种,直接投资和合作。在合作生产基地,百果园负责提供技术、生产资料、品牌策划和销售渠道,并会在前期垫入资金。
“我们要从整个生产的标准开始,从肥料的管控开始,介入到种植端,这是我们和其他生鲜零售商不一样的地方。”余恵勇说,除了有近百名技术人员直接蹲守在基地的田间地头。他们还在2004年就开始建立自己的肥料厂,基地发展到哪里,就把配方带到哪里,驻地生产。
在余惠勇看来,生产果品,肥料是非常关键性的要素。但生产肥料市场太混乱了,要保证质量,就必须自己生产,“外面买的肥料我们是不放心的。
百果园Pre-B轮领投方中金前海董事总经理胡祺昊曾坦言,百果园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一线著名投资机构的一致认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长期积累的供应链优势、品牌美誉度,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出色表现。
线上线下一体化是终极模式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水果消费国。农业科学院预测,2016~2024年中国水果消费量总体规模将持续保持2%~3%的年复合增长率。以2%推算,2024 年我国水果市场规模将达到3.24万亿元。
规模巨大的背后,是异常丰富的水果零售业态。在零售领域干了十几年后,余惠勇认为,目前水果零售业态大致可以分为九大类:街边小摊贩、士多店(杂货铺)、农贸市场、超市、水果专卖店、水果专卖连锁店、B2C、O2O、线上线下一体化。

而“店仓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是终极模式”。百果园的生态战略,也正是要实现水果零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
“我们把这个模式已经想的非常通透。未来,线上线下的界限将进一步淡化,两者作用叠加才能发挥最好作用。”余惠勇说。在他看来,百果园贴近社区,对顾客的反应、响应会更快。
早在2014年,百果园内部就提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 2016年,线上运营经验逐渐丰富的百果园合并生鲜电商一米鲜,这个极具市场触感的团队加入后,百果园开始沉淀其数字化基因。
伴随着2017年7月的线上销售额破亿,线上日销售额峰值达600万元,百果园线下线上可谓实现了成功融合。目前,百果园15%的销售额来自线上,从长远来看,百果园预计这一数字将提升至30%左右。
“每开一家门店,我们都会进行一番评估。”余惠勇说,百果园有一套门店评估体系,评估的指标有七八十项,包括商圈、商圈附近的社区、学校、大型的商超、人流、车流、停车场、租金、转让费等。在百果园,这一个个的门店,除了线下销售和引流,还承担了仓库的功能。

对于线上配送,百果园将依托门店作为一级网络,辐射周边消费者。百果园的辐射半径为门店周围1公里,由门店员工以及第三方外卖配送体系完成配送服务,目前配送时效为59分钟达。
目前,基于其2800多万优质会员,百果园正加速升级会员体系,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无缝链接,打造全渠道升级服务体验,做强场景化和精细化运营,从而提高单店的盈利能力。
百果园的目标是:2020年线上销售占比达到40%,通过数字化的改造遍布全国这些扎实的门店,快马加鞭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伴随新零售的兴起,百果园开始探索无人零售,并推出“百果盒子”。据了解,百果园已成立无人零售事业部,未来将通过“实体门店+无人零售”开放供应链网络,来推进“百果盒子”的发展。
但余惠勇同时坦言,目前仅为试水阶段,暂时不会全面投入无人零售,而是保持探索。原因在于,如果没有门店一级网络作为支撑,无人货架引入水果品类势必会大幅提高成本。而百果园目前的业务重心,是门店一级网络在全国的快速布局。
果业生态圈赋能全产业链

2018年,百果园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市场占有率还只有1%左右。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约7000亿,依托其龙头地位,百果园至少还有5-10倍的市场增长空间。
对于未来发展,百果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百果园将专注于做供应链和平台,为加盟商提供经营支持,赋能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在前端,百果园将通过互联网搭建起电商、无人零售、会员体系为一体的消费服务网络,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及服务体验。在后端,百果园将主要以产业互联方式,搭建起以门店、仓配、基地为一体的产业互联网络。

在产业化和体系化建设上,百果园提出打造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的7大平台,即标准化种植平台、金融平台、交易平台、供应链平台、营销服务平台、销售平台及BI数据分析平台。
通过建立产业标准,构建以“百果园模式+金融”为主的果业生态圈,结合信息科技驱动加大数据运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将数据反馈到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产业多点的快速连接,为果业全产业链提供系列的赋能支持。
百果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果业生态圈的建设将在提升产能、扩大优质水果供给的同时,加速全产业链运转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的全产业链生态。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指出,当前果业发展面临空前机遇,也有诸多挑战,尤其是标准化不足、供应链管理等难题。通过百果园生态圈的打造,以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深入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相信将能有效解决果业发展的诸多难题。”(91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