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年前,纸巾行业还被视为“末日战场”。我省造纸巨头恒安的“心心相印”,以及“维达”“清风”“洁柔”组成的四大品牌,牢牢占据了线下渠道和消费者的心智。以传统的线下思维考虑,后来者似乎没有机会突破。
但近年来,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以福州“植物呵护”、莆田“棕榈缘”、泉州“好吉利”、漳州“易贝恩”为代表的前沿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他们另辟蹊径,以电商平台为基地,用大数据带动生产经营,成为造纸行业不可忽视的“福建力量”。
年轻创业团队瞄准细分市场
“一大早,20万UVs(独立访客)就会进来。谁受得了?”最近,由于天猫“6.18”的推广,王欣发了这样的朋友圈,对平台上的流量爆炸暗自得意。
王欣在天猫的旗舰店叫“好吉利”,在泉州注册,专营纸巾、卷纸等生活用纸。天猫“618”期间,他们一天卖出了24万张14卷的爆款单品卷纸。
在电商领域,日销万件被认为是爆款,但现在,爆款节奏已经到了万件销售的时候。更让王欣惊讶的是,“好吉利”赢得了更多的新客户和粉丝。“在‘618’的前两天,访客已经突破140万,其中新买家占比近九成,订单最多的来自山东、河南和江苏。”在平台的加持下,“好吉利”正走出福建,走向全国。
不仅仅是好运。来自漳州的湿巾品牌“易”在日销“年中大甩卖”中连续三天大卖,抢下近20万订单。
如今,这家诞生于2015年,专注于高端湿巾的公司,通过高端订单和高端单品,在红海杀出重围。“中国没有一个湿巾品牌像可口可乐和苹果手机一样受欢迎。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易”品牌负责人郭说。
纵观福建造纸行业这些在电商平台上攻城略地的新人,几乎都是电商创业团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轻”和“敢打敢拼”。而他们的目标是在“四大家族”之外60%的下沉市场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来自福州的“种养”团队的创业经历很有代表性。
“我们七位创始人都是闽江学院电商班的,他们是室友。创业后,他做过外卖快递和淘宝店运营。”“植物关爱”创始人之一陈静表示,在代表电商做生意的过程中,大家都接触到了纸制品,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研究了行业数据,即使和四大品牌一样强势,在巅峰时期的市场份额也只有40%。这意味着,中国仍有7亿至8亿消费者在争夺家用纸新品牌。”陈静说。
动手吧。2015年,在造纸原料低谷期,“植保”品牌在淘宝上线,利用电商短而快的优势,以性价比优势站稳脚跟。
疫情发生在2016年6月,当时大家都决定自己建厂。“要做品牌,必须摆脱低价低质的竞争。自建工厂在质量控制方面比寻找铸造厂更有保障。”在随后的半年里,他们在长乐的工厂以每月增加一条生产线的速度扩张,这也引起了国内造纸巨头之一江西李文纸业的注意。不久之后,“植保”将从长乐的加工厂搬到江西李文造纸工业园。
/>“搬迁后,1吨原纸从园区的造纸车间拉到我们的加工车间只要6元,节省接近400元,加上电价、房租等的优惠,成本大幅下降。”陈静说。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更新先进设备,实施技术改造,让纸品品质不断提升。其中,以竹浆纸为代表的高性价本色纸在电商平台越来越受欢迎。
去年,在聚划算“卖空亚洲第一竹浆纸厂”的活动中,“植护”一款本色抽纸在3天内销量就突破30万件,创下阿里巴巴平台纸品单品销售纪录。如今,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我们做电商并瞄准三四线城市的思路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样完全避免和大品牌之间的渠道冲突。而对我们的消费者而言,原来用品质低下的纸,而现在以同样价位可以用到和大品牌质量一样的产品,是一种消费升级。”陈静说。
互联网逻辑培育电商爆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植护”“怡恩贝”等品牌发力突围的2015年,恰是中国生活用纸整个行业走入十字路口的年份。
“一方面,线下渠道已被几大品牌牢牢占据,中小品牌突围困难,产业带商家似乎只有价格战一条泥路可走;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生活用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中高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价格居高不下。”淘宝有关人士表示。
而这也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共同问题——传统制造业供给过剩,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新供给又不足。电商平台抹平了其间的鸿沟,互联网思维则对这些品牌的崛起提供了突围路径。
在极重线下渠道的生活用纸行业里,“怡恩贝”的线上占比一直维持在八成以上。“我们如此坚持的理由很简单,经二十几年发展,中国的线下商超已被纸巾品牌稳稳占据。我们不想也没有必要去线下和大品牌硬拼,而电商平台的活动频次和力度比线下多。在这里打品牌,也比在线下划算得多。”郭绪凯说。
“未来我们会围绕湿巾,做一系列功能性研发,驱蚊用、沐浴用、厨房用、卸妆用……把‘怡恩贝’在湿巾品类的行业地位做起来。”在天天特卖引爆销量后,“怡恩贝”如今正积极接入天天特卖的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和天天工厂数字化改造,推动产品升级。
作为最早加入淘宝生态的商家,“好吉利”则得到淘宝大数据的支持,成为C2M模式引爆销量的代表。“大数据告诉我们,消费者最希望纸巾够厚、够吸水、够柔韧,当然还要够便宜。”
基于此,“好吉利”对产品进行改进,将三层纸改成四层,并加入印花工艺,使纸巾更柔韧舒适。改良后的产品经由聚划算引爆后,品牌力大增。企业顺势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工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让利消费者。从定款到生产再到品牌建设,在电商平台的赋能下,“好吉利”已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植护”的互联网战略是坚持以低价纸巾引流,以洗手液、纸尿布、垃圾袋等产品盈利。在此战略下,品牌的用户黏合度不断提升。去年“双11”,一举拿下了纸品类单项冠军。
福建本土纸巾品牌“手心缘”则另辟蹊径,利用IP跨界的方式,与本土另一主打设计和IP孵化的“网红店”“歪瓜”合作,推出表情包湿巾等创意产品。“手心缘”负责人林小虹告诉记者,有创意IP授权的纸巾能在价格提高20%的情况下,让销量也涨三成,一年能多挣近60%。这一招,也能让新锐纸巾品牌进一步摆脱低价怪圈。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之路不会有终点。在电商平台赋能下,我们会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因此,我们品牌向上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有终点。”对于未来发展,身为“好吉利”运营负责人的王欣信心满满。而采访中,几家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基于福建良好的日化产业基础,未来以纸品产业带为基础,“福建军团”将向日化家清全品类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