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刚走出校园,正式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在追逐梦想的企业家中,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因为兴趣,他在高二开始创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母校重庆邮电大学对大学生企业的孵化下,他立足专业创办了科技文化传媒企业;
面对疫情,他带领团队帮助教学机构运营,帮助行业复苏;
饮水思源,为学校20多名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他是重庆邮电大学2016届优秀毕业生、重庆邮电大学第八届“五四之星”——“自主创业之星”范。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他通过努力和坚持成为了一颗闪亮的星。现在他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法人和执行董事。
“不甘心只拿一个高中文凭”叛逆少年成功逆袭
创业之路从这里启航……
叛逆是随意的,有想法,又不想被克制,所以范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只做我喜欢的事。在我看来,除了学习,我还能做很多事情,”说。
因为造反,范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记得他只有一次化学得了7分,”范回忆道。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们因为兴趣开了一家密室逃脱店,于是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全然不顾自己的学习。
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剧本。“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感觉特别有勇气。从选址、装修,到游戏主题设计,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自己操作。”邀请了几个亲戚帮忙保管店铺,只用了一年多就收回了成本。
当时,范逃出密室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他上高中的时候就想退学,专心逃出密室,但因为父亲劝我这辈子拿不到高中文凭,所以退学的时候对我多年的学习感到遗憾,于是我拿回课本,全力冲刺高考。
“当你学会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习并没有那么讨厌,只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沉淀。”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考上了重庆邮电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
大学期间,范在大二的时候就关闭了自己的店铺,凭借着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踏入创业“造梦乐园”,扎根技术、修炼内功
创业之心从未停歇……
带着创业梦的种子进入大学,范的创业梦在重庆邮电大学的免费平台上越来越强。“进入大学后,我想做更多有创意的事情,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在cyit创业平台的支持下,他从一个“绿头”创业者变成了一个稳健的探索者。
据统计,在重庆邮电大学,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8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培训,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率为50%,其中近30%获得省部级奖励。
“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进行实践?”于是,范报名参加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定位“互联网教育”市场,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张文桥一起,瞄准本科导师平台,从零开始策划开发了本科导师“素质与良好教育”兼职平台。
初期,产品市场反响和竞争结果并不理想。范对此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继续完善平台。通过朋友的介绍和老师的推荐,找到了一些技能过硬的学生,组建了团队,平台逐渐迭代成为“火炬”一站式辅导服务平台。
>同时申请入驻了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学校孵化基地的支持下,他迈出了创业第一步。“在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的扶持下,我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学校不仅给我有形的技术及资金支持,更是举办相关创业分享会、论坛,让我获得无形的资源帮助”范力方感叹道。凭借出色的技术优势,先后与贵州都匀市政府、黔南日报社、华铁储运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创收30余万元。据了解,近五年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中心累计孵化扶持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共200余家,其中孵化企业120家,入孵创业学生一千余人次。2019年筛选入驻39个创业团队和11个初创企业,辅导新注册微企2个,创新团队比例达95%,营业收入306.983万元。
“饮水思源,资源共享,丰富学校创业平台”
创业之战,未来可期……
浪潮之下,范力方顺应短视频发展趋势,以注册资金100万创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身没有后期制作经历的范力方,不仅自学了Pr、Ae等软件,更充分利用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的校园优势,认识了许多相关方面的人才,让自己的触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力量。
刚接触传媒行业的范力方常常因为资源短缺而感到手足无措,学院老师提供给他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我在创业的时候,面临资源少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我的辅导员刘超老师给了我很多机会,帮我解决一些问题,通过不同方面对我进行帮助。”

“除了学院老师外,重邮e站的高延春老师和孵化基地的杨丙蓉老师,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范力方说到,在他的眼里学校和老师们更像他创业长跑的守护神,给予了他和他的团队很多的建议以及支持。
除此之外,学校更是给了范力方极大的信任和鼓励,让他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担了学校重邮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研究生毕业典礼纪念视频制作,成为学校合伙人。
对于范力方的公司来说,虽然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在资源上却是缺乏的。由于资源渠道问题,短视频机遇面前的范力方陷入了迷惘。“虽然当时是风口,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发展顺利。大概是18年9月到12月这一段时间,是我比较低谷的一段时间,一直在怀疑自己,并且也是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壁垒,虽说是入驻了孵化基地,但我们的评分和排名都不高。”
面对这样的窘境,他利用专业所学,在全市首创提供极具软件工程特色的视频制作解决方案,又为团队开发了许多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插件,使得团队具备了同行没有的优势。先后与重庆科技学院、长安汽车等1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突破创收40余万元。
饮水思源,他为20余名在校生提供专业指导与就业帮助,依托学校搭建的平台,为正在准备创业的在校生分享经验。
据了解,重庆邮电大学每年举办分享会、创业沙龙、赛前辅导培训等活动,依托学校董事会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创业校友联谊会会、基金会功能,联合社会投资机构,国内外孵化器,建立创新成果孵化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截至目前,帮助创业团队实现创业融资2000余万元。
说起未来的创业道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激情,“以后可能会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是我丝毫不恐惧,我会坚持下去,年轻人就是应该去拼搏,相信未来可期。”
学长寄语: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对得起自己的天赋,永远谦逊,永远骄傲,不得春风,但得始终。
(想看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服务资讯,请下载重庆新闻门户APP——上游APP,3000万+重庆人都在用的APP)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