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欣)截至上周日,在已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告中,有49家公司认为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将于2018年底进行测试。减值一经确认,将导致2018年业绩下滑,转亏为盈或亏损扩大。商誉减值已经成为一些公司业绩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其中28家公司业绩预计下滑,13家公司预计亏损,均为中小板公司。
预计创业板将于2018年上市
商誉减值244亿元
商誉一般发生在上市公司合并时,收购方支付的收购价款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差额为商誉。上市公司收购标的资产时,双方往往会在未来三年内就标的资产签订盈利对赌协议。当溢价部分反映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时,在非流动资产中表现为商誉。上市公司的商誉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通常在半年度和年度报告中进行。
如果确认商誉减值损失需要计提,将对当期报表的业绩产生直接影响,计提的减值损失未来无法转回。
由于2015年是并购的高峰期,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赌协议的履行承诺期一般为3-4年,且大量M&A承诺将于2018年到期,因此年末存在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此外,自今年年初以来,许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这使得履行M&A目标的业绩承诺更加困难。
Wind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商誉就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5万亿元。因此,2018年年报存在较大商誉减值的概率较高。
据民生证券统计,2018年,包括第一期至最后一期,a股的业绩承诺将达到1987亿元,其中最后一期业绩承诺约为656亿元。
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报告,对于a股公司整体而言,商誉减值损失仅占9.7%,商誉减值不是主要矛盾;但在创业板公司中占比相对较高,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压力较大。预计2018年创业板商誉减值244亿元。若2017年末创业板净利润总额为834.89亿元,其2018年业绩增速将下调29.3%。
集中注意力
如果利润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就会发生商誉减值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医药、生物、计算机三大行业的商誉价值均在千亿元以上,这三大行业也是过去几年并购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各a股板块商誉占行业净资产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传媒、医药、计算机、机械、汽车,分别为25.9%、22.2%、18.8%、13.5%、13%。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一旦遇到商誉减值金额较大的股票,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投资者要关注商誉对公司报表的影响,不仅要观察绝对规模,还要对商誉的资产占比进行考察。商誉在股票中的比例越高,减值概率越高。当商誉/总资产指数高于11.2%时,减值率超过40%。
三季报数据显示,a股有商誉的公司有2070家,其中资产占比超过10%的有558家,资产占比超过30%的有149家,50%以上的有21家,60%以上的有5家。
根据申万宏源最新研究报告,以2017年存在商誉减值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存在商誉减值风险的个股最大特点之一是当年三季度利润增速极低(且亏损)或极高,存在商誉减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