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今年新增本科专业37个,43所高校通过新增专业审批。让我们看看短缺专业有哪些。
新增37个本科专业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国最紧缺的新建专业大多将于今年首次启动招生。其中,工科专业占比最大,其次是农学。新增本科专业名单如下:
新的热门专业
在工科专业中,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在内的7所高校今年都新增了密码学与技术专业!密码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是解决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除了高校大量的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信息科学也是大众热议的话题!
量子信息科学属于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它对基础知识的需求比单一学科更广泛,有赖于量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融合。随着量子信息研究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量子信息技术的突破将在谷歌、IBM、英特尔、微软等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今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增设了量子信息科学专业;5月24日,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正式成立,两所顶尖高校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说明量子信息充满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色专业的智能化升级
此外,2021年,许多高校的新专业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西北A&F大学增设了智能畜牧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吉林大学增设了古代文献学专业;为了地下作业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增设了智能采矿工程专业!
除新增专业外,北航今年将全面实施“北斗战略”,哈工大将由院士领衔举办拔尖创新人才专班。
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
让学生在中国接受国际教育,成为今年高校招生的亮点。华南理工大学将把学校的广州国际校区建设成全英文校区。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新工科专业均为前沿交叉学科;中国矿业大学每年选派20多人出国访问;西北A&F大学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国立大学合作;北航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将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采用英语小班授课,为学生提供100%的出国交流机会。
跨校联合培训
除了教育国际化,也有很多大学开始跨校联合培养。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将联合为涉外法律人才开设法律课程,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将联合开设金融专业,实施小班化教学。
与往年相比,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更快、更大。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既要申请传统学科和门类,也要拓展视野,根据新变化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在申请专业时,要根据考生的性格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