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主观意识,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放在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学生有必要认识到,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意义重大,对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也有积极作用。
二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报纸、广播、校园网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果,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家和先进典型。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企业,邀请成功企业家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等。并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一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实行弹性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在企业工作,兼职,工学结合,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和吸纳部分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编写适用、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制,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相结合的设计,以模块化的方式实施,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与小企业建立和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课程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同时,课程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现跨学科、多学科课程资源共享,努力形成结合学校特色和学术优势的创新创业课程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