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率队推出“民生热线”,透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广东省财政厅投资71亿元的广东创新创业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正式运营。这是广东政策性基金投资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
通讯员胡志辉
预计社会资本将超过280亿元
王瑞军表示,广东创新创业基金成立后,将按照“共享股份、共享权利”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出资,预计带动社会资本超过280亿元。基金整体规模将达到350亿元,重点投向天使创业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前沿科技创新、区域科技产业创新、文化传媒科技融合、集成电路创新、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技术升级等领域。
王瑞军表示,在R&D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创业失败的风险无处不在,而且往往失败大于成功。风险投资基金,尤其是政府主导型基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截至目前,广东省通过政策性创业基金支持项目125个(其中子基金29个、直投项目96个),总投资58.9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65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3.7倍,有力支持了科顺防水、珠海欧比特等一批省级科技型企业IPO上市,晶科电子等15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2018年,他们计划申报IPO项目。
王瑞军表示,在此基础上,为顺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广东省财政整合注入原省科技创新基金、创业引导基金、新媒体产业基金等3只基金,共计71亿元注入广东省科融集团,以亲子基金、直投子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广东创新创业基金。这是广东政策性基金投资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
设立专项基金,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如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民生热线记者发现,一位扎根广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够为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交流提供平台,以及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而且,人工智能人才短缺也是企业的痛点。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有30多名员工,但负责人工智能应用的10名算法工程师都在北京。
腾讯互联网华南区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赖也指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储备在全球排名较低,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国际人才竞争激烈。单纯依靠企业财力“挖人”远远不够。也需要政府配套的人才引进政策。
对此,王瑞军表示,去年7月国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后,广东省立即着手编制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通过这个规划,可以实现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在规划之前,广东省科技厅有三大项目支持相关领域的发展。“未来,我们将整合这三大项目,积极推动新的重大项目立项。”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进一步介绍,规划将对边境布局进行总体规划
展提供资金保障。据了解,该规划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正在报省委省政府批准,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问:孵化器沦为“二房东”?答:引导形成更多专业化孵化器
据科技部披露,2017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4000家,创业孵化平台当年孵化团队和企业超过50万。但“民声热线”记者调查发现,广东的大部分孵化器定位都是综合型的,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以接纳,只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有的孵化器甚至沦为“二房东”。这就导致许多高端前沿技术的企业难以在孵化器中获得比较有针对性的技术咨询和专业指导。
杨军透露,广东孵化器在国家备案的有781家,但专业型的孵化器比例不太高,有20%左右。王瑞军说,现在政策的方向就是要引导形成更多的专业化孵化器和高端化孵化器。
王瑞军说,目前广东已经采取了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推动大企业设立专业化的孵化器。因为大企业去孵化一定是符合企业的需要,这些企业一孵化起来,本身就纳入了供应链、产品链的体系,成功率高。二是推动大的科研院所设立专业化的孵化器。三是推动建立专业化的孵化器。一些像“二房东”一样的综合性孵化器,可以通过配置一些围绕生命科学方向、装备制造方向、新能源方向的公共检测设备、实验设施等,形成高端的孵化器。四是对孵化器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