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和启示

这是一个喜欢说再见的时代,但我们不擅长说再见。

经过14个月的“放权”,91岁的褚石坚先生离开了,留下了无尽的传奇和无尽的智慧。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跌宕起伏得像剧本:少年丧父、中年一飞冲天,成为“烟草大王”、老年跌入谷底沦为阶下囚、晚年以八十高龄绝地反弹,变为“中国橙王”……

被称为“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的前辈不管是经营戛洒糖厂、玉溪卷烟厂,还是种植褚橙,经商是一个贯穿褚时健一生的动作。,一直用心经营,为相互追随的企业家提供了榜样。

浮躁年代的清醒者

从2012年开始,重新创业的褚石坚带着包装成励志模特的“褚橙”回归大众,然后来到这里“取经”,走遍哀牢山。

当被前来“求幸运”“求秘密”的崇拜者问到,“为什么他们总是做不到事情?”,褚时健都会清醒地告诉对方,“不要把我看成神。”

有一次,一个创业两年受挫的女孩从北京赶到楚橙庄园门口,在那里呆了三天三夜,为的是向楚石坚请教“成功的秘诀”。

见面时,楚石坚开门见山地告诉对方:“你抱怨了两年?我们的老两口八十多岁了还在山里。创建一个品牌花了十年时间。你想一天到晚发财。不可能!我的事实告诉你,坚持下去,但盲目而轻率地去做。成功的例子不多。”

其实,楚人石坚再次创业时的野心并不是“封神”,与野心无关。他只是习惯做事,并不闲着。“找点事做总是好的。闲着有什么意思?”他曾经回应出狱后74岁还得创业的原因。

2001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褚石坚因严重糖尿病获得保外就医,出狱。这一年,他73岁,已经七十岁了。

就在大家忙着帮他晚年休养的时候,他竟然带着妻子承包了哀牢山上相邻的两座小山,建起了2400亩的糖桔园,重新开始了创业。

第二年,刚登上云南哈巴雪山的王石,顺道来到哀牢山看望楚石坚。当时,他看到楚石坚戴着一顶破草帽,正在和一个修理水泵的工人讨价还价。对方出价80,他还价60。

当指着一尺多高的果苗问什么时候可以挂,齐没有急着回答:“五六年后。”当时,楚国的石坚已经75岁了。

后来,王石在他的书中写道:

想象一下,一个年近75岁的老人,戴着大大的墨镜,穿着一件破圆领衬衫,兴高采烈地和我聊着挂着橘子的水果。虽然他的处境很糟糕,但他作为企业家的头脑却可以呼之欲出。当时我就想,如果遇到他的挫折,到了他这个年纪,我会怎么想?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工匠精神”:大道至简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5971b5ab7354388b93a1d6e42579a3d" />

幸运的是,褚时健不仅等到橙子挂果的时刻,还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春天”。


经过十年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的专研,褚橙的产量在2012年突飞猛进,达到一万吨,然而欣喜的背后忧虑凸显,因为渠道有限,销售成了燃眉之急。


这一年10月,电商生鲜电商品牌“本来生活”找上褚时健寻求合作,希望包销20吨褚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褚老爽快应允。


谁也没有想到,对方以褚时健的创业故事为卖点重新包装褚橙,并赋予“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的品牌精神,结果,褚橙被一夜抢空,并迅速成为“励志橙”。


就这样,84岁的褚时健以戏剧性的方式广为人知。


其实,褚橙的价格并不便宜,甚至比其它同类冰糖橙高出10%,但依然被抢售一空,关于“秘诀”,肯定不仅仅是有故事可讲这么简单。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有故事可讲、有人设可贩卖、有情怀可出售,固然可以博得流量,但消费者并不傻,能留住人最后靠的肯定是“质量为王”。


在商海沉浮多年,褚时健自然深谙此道。他经常说,“落地上的果子不卖,橙子不好,再大的人情都会凉。”


那么,如何确保“质量”?众所周知,农业历来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土壤、产量、卖相、味道等,都不容易控制。


2015年,由于老是不下雨,褚时健担忧得彻夜难眠,常常半夜起来翻书翻资料,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年褚橙质量下滑,不少消费者频频抱怨个子小、皮色不均匀,口感酸,坏果率高。


为此,除了在媒体上公开道歉,褚时健连夜请教专家,从质量、途径、品牌等方面的改善办法。第二年,他们不惜砍掉了37000棵树,足足损失了上千万。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只有经营。“我比较笨,但是我下功夫。别人想一遍,我想五遍,想八遍。很多人不愿意干的事,我认准了也去干了。”这是褚时健成功的一大“秘诀”。


褚时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将褚橙这种靠天吃饭的行业,打造成“工业化”发展模式。所谓“工业化”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搜索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不断改善土壤、提高产量、改善橙子卖相,最后实践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形成一套标准。


因此,严格按照这种工业生产标准控制出来的褚橙,品质上能够高度保持一致。


生活的强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儿子褚一斌眼里,褚时健是类似尼采笔下“超人”的形象:生活中的强者,不被软弱的情感控制,总以强硬姿态面对挑战。


这样的强韧,才得以让他在面对少年丧父、被打成右派、中年丧女、踉跄入狱等一些列打击时,仍有魄力和能力触底反弹,迅速站起来。


很多年前,曾经有人问褚时健,“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属兔的老人家不失幽默地缓缓吐出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短短五个字,何其贴切地浓缩了他的一生!牛,自古以来象征着勤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品质,但同时我们也用“牛脾气”来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


“我的性格是撞到南墙才肯收”,在某次访谈中,褚时健这样自嘲。这种如“牛”般倔强、勤劳、较真的性情,放到创业上,哪有不成功之理?


除了不服输的本性和异于常人的“工匠精神”,褚时健成功的“秘诀”还在于深谙人性。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因思想而伟大,同时也复杂。褚橙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之所以顺利推行,是因为褚时健懂人。


为了提高果农的自觉性,他将管理烟厂的办法移植到果农身上,实行半合伙人、激励制度和标准考核制度,一切与钱挂钩,奖罚分明。


当果农实实在在挣到钱,自然会严格按照标准去操作,把果园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褚时健经常说,管人其实没那么难,只要切切实实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切中要害,很多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生活可能会欺人,但人不能自欺欺人。人生得意时,红塔山上看风景,有风有雨;低谷时,哀牢山上觅安心,无悔!


再见,褚时健,走好!


作者:电商报 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