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集团总裁周云杰:
4月20日至4月21日,由《证券日报》主办的“创新驱动与资本引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昨天举行的明日第一场创新大讲堂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轮值总裁周云杰就大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表了看法,分享了海尔的创新环境和政策,以及海尔内部的创新创业经验。他认为,大企业“双创”的方向很好。虽然很难,但一旦成功,将对展示全社会的创业精神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当前,社会创新热情高涨。但对于每一个创业创新团队来说,如何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企业是国家创新的重要主体,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理应成为国家创新的先行者。
作为家电行业的巨头,海尔正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推动着智能制造行业的全面发展。智能家电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新名片。据悉,海尔智能家电出口销售最高增速为4倍,畅销包括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五大洲近30个国家。
作为大家熟悉的家电企业,海尔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今天的海尔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认识的海尔,业务涵盖智能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厂商,海尔为创业者打造了更大的平台,同时抛出了“成为全球最大微信商业群”的宏伟目标。近年来,青岛海尔通过现金收购不断整合海尔集团相关家电资产,使其内部资本版图和业务结构更加清晰,并大规模收购GR家电,掀起了中国家电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即使这样的大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海尔仍在坚定而积极地探索。
周云杰指出,大方向上,海尔推进企业平台化、微组织化、员工创造化,以实现用户个性化为目标。在企业功能平台化方面,海尔集团在上海和香港分别有两家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定位非常明确。
a股上市公司主要以智能家居和白色家电为主,仍以家电和互联网家居为主。其创业和创新都以此为主题。香港上市公司以物流和服务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也是平台化发展。“海尔集团本身相当于投资孵化了两家上市公司,未来我们可能会孵化更多的上市公司。海尔集团本身将成为一个大的创业平台,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方向指引、资源支持和风险控制。”周云杰指出。
海尔集团正积极探索大企业“双创”,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周云杰看来,大企业的“双创”会很难,但这个方向很好。大企业的“双创”、小企业的创业,与硅谷不同。大企业的“双创”容易遇到问题,容易从高峰爬到低谷。然而,大企业往往无法承受这种差距。但是,如果大企业的创新成功了,对整个社会的创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周云杰说,创业市场上有很多孵化器,但创业成功率不高。一方面国家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需求无法满足。此外,创业资源分散,没有规模优势。海尔集团提供了从创意、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所有要素的保障,大大提高了创业的成功概率。不仅有海尔的项目,还有利用海尔平台启动的外部项目
关于机制驱动的创业,周云杰表示,海尔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大家都可以分享这个成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我希望在平台上成为
一种生态,参与各方都能增值。据介绍,现在海尔在做的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企业的员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第二,合作伙伴也可以在海尔平台创业。第三,社会资源也可以在海尔集团创业。第四,创业联盟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甚至消费者用户也可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创客加速平台是目前海尔正在做的路径,从众扶、众创、众包到众筹加速创业。周云杰透露,海尔拥有的用户资源逾三亿户,能够和海尔双向交互的大概有1.4亿户。这个平台上聚集了海创会的线上平台、创客金融、创客学院、创客实验室。
“海尔通过创业主业还是比较聚焦的,两个上市公司各有各的定位,是集团往上面转型,海尔集团变成创业创新平台,专注各自专业形成引领,我们为社会提供超过130万个就业机会,有孵化的100个小微企业年收入过亿元,23个小微企业引入风投,12个小微企业估值过亿元,发展非常快。”周云杰表示,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海尔将以诚信为基础,以社群为单元,做好创业平台,使海尔能够变成一个真正的创业平台,从过去的制造产品到现在的孵化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