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 创业投资基金

人们关心的是如何培育和建设更多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如何解决年轻人创新创业的融资问题?申请天使投资基金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难吗?

企业关注:政府的特殊扶持政策如何快速准确地与企业对接?

学者们关注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仍不尽如人意。我们做什么呢

.

围绕这些关切,成都市科技局持续关注“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今天以阳光回应。

培育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成都这样做

深化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加强认证辅导,扶持硬核科技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保质保量发展。

按照“科技初创企业—仓储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路径,建立近1500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库。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库,加强与区(市)、县、产业功能区联动,联合开展企业培育和跟踪服务,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大孵化体系。

2021年,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再创历史新高。,成都市首批申请高水平认证企业累计2140家,同比增长57.12%。对2019年通过认证的86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市级本级财政,资金总额9500万元。

2021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科创板上市企业达9家。推动纵恒股份、极米科技、智明达、圣诺生物、欧林生物等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撬动资本力量催生创新型龙头企业。目前,科创板有9家上市公司。梳理出100多家硬核科技企业和种子企业,开展企业关键数据监测,实施“投资孵化技术服务政策支持”定向支持相结合,大力开展入库培育,持续开展跟踪服务。

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等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设置量子技术、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无人机、智能联网汽车及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国产软件、高性能精密制造、一类创新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热点赛道。低轨高通量卫星便携式地面站、吨位级货运支线无人机、自主可控云操作系统、国产PB级超大规模数据库、基于自主技术路线的超精密传动减速器等100多个R&D重点项目已启动。

解决青年人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

成都这样做

有网友问:“在这个前提下,成都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这些基金今年扩张了吗?申请难吗?”

今年建立总规模5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科技局科技金融处处长吴勇表示:“截至目前,成都已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14只,总规模超过14亿,完成投资项目122个,投资金额近10亿。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子基金6个,总规模超22亿元,完成投资项目40个,投资金额近10亿元。其中,今年新成立的知识产权云资基金有2只,基金规模近5亿。”

“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与20多家金融机构和部分区(市)县共同建立了90亿元科技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资金池,推出科技贷款科技金融产品,帮助近3000家企业获得122亿元信用贷款。截至目前,人才贷款已有33笔,贷款总额1.0675亿

元;成果贷累计放款93笔,累计放贷金额3.9616亿元;研发贷累计放款69笔,累计放贷金额2.7450亿元。”


为加强基金的管理,科技部门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申报流程,并通过“科创通”平台公开受理申报。如要申报,请登陆“科创通”平台申报(www.cdkjfw.com),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我们(天使基金65575926,知识产权基金85235930)。


从政策到平台如何实现与企业精准对接

成都这样做

  • 企业反映:

成都锦欣生物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黄安轩:“企业去年成立,主攻干细胞研究,但针对这类新兴领域,政府相关专项配套政策难以做到快速对接。通用普惠类补贴政策,规范和标准较多,相对繁琐,如何让服务对接更精准?”


提升政府相关专项配套政策的快速精准对接性,成都有科创通平台。市科技局发展规划处处长孔祥川回应说:“科创通平台就是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平台上,项目申报、科技金融成果交易等全方位科技创新要素服务都有涉及。关于项目申报环节,在科技部门官方网站,成都科技、成都科技服务两个微信公众号,也在同步发布项目申报渠道,企业可主动查询了解相关的信息。为方便企业更精准查询或定制接收,下一步我们也将在发布指南的同时,要求明确支持类别、支持领域、研究内容、绩效指标细化等。同步优化申报书模板、申报方式、申报流程,避免企业重复提供。”


科技成果转化依然不太尽如人意怎么办

成都这样做

  • 学者建议: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范明钰:“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依然不太尽如人意,瓶颈之一就在于产学研的主体不协调。包括信息公布渠道的对接平台、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搭建等。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资源整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做全链条高效成果转化服务。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服务处处长夏北川回应说:科技成果转化是老大难问题,在成果转化源头上,我们也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改革,激发源头成果供给内生动力,推进效力合作,建立高效知识经济圈,形成新产业园,做好成果与主体市场主体的对接。同步完善孵化体系,加速成果孵化。对接平台,精准对接,把成果与市场衔接形成有机接轨。同时,成都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做全链条高效成果转化服务,进行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成果落地转化,提升转化效率。



审稿:陆晗、张琳、李岚


编辑: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