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王立春
年初以来,铁东区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以“保民生、促发展”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强化措施,在全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区9次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等系列活动,发放传单13170余份、宣传册2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2590余个,有效促进了全区就业。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43人(计划每年完成8200人),失业人员1337人(计划每年完成2400人),就业困难人员555人(计划每年完成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69人(计划每年完成1.6万人)。
加强管理,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重点打造铁东区时代Maker广场。铁东区时代Maker广场占地1.64万平方米,孵化企业97家,带动1000多名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铁东区时代Maker广场被省人社厅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基地,被共青团吉林省委评为“省级青年创业优秀示范园”,被市人社局评为“四平市市级大学生创业园”,被团委评为“四平市青年创业园”,被市人社局、市就业服务局评为“四平市创业促进就业示范基地”。大力支持铁东区创业联合会,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创业者提供交流互帮互助的平台。
统筹考虑,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区返乡创业人员311人,培育创业模式38个。大力扶持狮岭镇哈弗花卉苗木合作社,成立“美丽铁东农民工创业协会”,目前已申请省级农民工家乡创业基地。“美丽铁东农民工创业协会”3000亩种植绿苗120万株,建有7个分支机构和1个机械化施工队,吸纳就业300余人,均为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其中冶河村贫困人口5人,哈富村贫困人口2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平台。2017年支付农民工工资320万元,缴纳税费100万元。2018年上半年发放150万元,向铁东区捐赠绿化树木3480株,用于城市绿化;利用10000株山杏绿化转山湖周边行道树。
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创业型领导组织。整合全区初创企业和企业家,形成合资企业和就业力量,成立铁东区创业联盟,吸收31家企业担任铁东区创业联盟董事、成员。在四平市举办首届“时代创业杯”创业创新大赛。立足四平地区青年创新创业实际,注重媒体的发动和氛围的营造、落地项目或创意的可行性、参与项目的培育培训和全程跟踪服务,着力解决青年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激发了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情,为创新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成长成才的平台,将自身的发展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融资对接起来。
完善服务推进就业平台建设。城东镇二楼
精心谋划,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为积极解决辖区内企业招用难、用工难、工匠型人才难等问题。年初组建5个调查组,深入规模以上企业调研企业就业和人才需求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调研岗位需求情况,将企业就业需求与辖区居民就业需求有效衔接,成立铁东区就业创业工作小组。5月中旬,济云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就业局工作人员和人事负责人赴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阳工业大学、安阳技工学校就铁东区重点企业招聘工作进行对接洽谈。对接前,各企业要提前准备好招聘岗位、工资福利、住宿条件等相关资料。打好基础,努力为辖区企业解决招聘困难问题。
狠抓落实,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接待群众咨询40余人次,受理举报投诉6件,累计支付劳动者工资10670元,结案率100%。同时,扎实推进调解仲裁工作,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5件,调解结案率100%。积极推进劳动用工备案。上半年劳动用工备案户24户,劳动合同签订备案人5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