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大学彩虹人生社会治理先锋论坛主旨演讲图沈
2021浙江大学彩虹人生社会治理先锋论坛主旨演讲图沈
本报杭州5月16日电(记者范玉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而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含义。那么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呢?
15日,在浙江大学举办的2021浙江大学彩虹人生社会治理先锋论坛上,社会治理贡献者、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引导者、从事社会治理工作的青年齐聚一堂,共商社会治理大计。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表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要回答三个问题:——产业如何可持续、科技如何助力产业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者螺旋交织,缺一不可。“青年学生一定要凝聚智慧,直面问题,找到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路径。”
2021浙江大学彩虹人生社会治理先锋论坛图片由沈
“基于对长期历史发展的讨论,治理绩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训达表示,“从治理绩效来看,制度是好的、优越的。中国的实践强调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制度在有效治理中的作用,追求制度与治理的融合。在实践中显示出明显的治理效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改革的总目标。在余训达看来,“从制度到治理,要加强制度治理、法律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好地把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绩效。”
问沙龙《新时代青年干部如何回答青春之问》沈摄
放眼当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必然要求。
就浙江而言,作为数字经济大省,该省建立了一体化、智能化的公共数据平台,支撑数字化改革。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金志鹏介绍,浙江正在通过搭建平台、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开放,加快构建“1 5 2”工作体系,筑牢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
事实上,数字化改革已经深刻影响了浙江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比如金志鹏说,如果运用大数据分析,水利部门可以科学地指导防洪减灾工作;通过基于海量数据的违法行为监测预判模型,交通部门可以实现精准监管;民生帮扶协同平台、“一物初生”线上办公、小微企业“两直”救赎,都是浙江数字治理的生动缩影,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智能科技发展,彰显了科技向善的力量。
谈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江认为,“推进基层治理必须依靠法治,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抓住关键突破。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系统性变革。”
县域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关键层面。在本次论坛上,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委书记李长明作为中国县域治理讲堂第十四讲的主讲人,介绍了三门县社会矛盾与发展的实践成果
tyle="font-size:15px;">“从理念上看,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但它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从制度上看,社会治理强调共建、共治、共享,从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李昌明说。
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授旗仪式 沈家如 摄
作为浙江大学紫领实践导师,李昌明寄语浙江大学学子,相信坚持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学习的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活动现场,2021年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启动,并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授旗仪式。作为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台”的重要品牌,今年“黄土地计划”将有200多名浙江大学学生分赴台州三门、杭州余杭、湖州安吉、南浔、嘉兴嘉善、绍兴上虞、新疆阿拉尔等九地开展社会实践。
青年学子踏出校门如何快速适应?如何更好地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如何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在此次论坛的主题分享环节,浙江大学校友、丽水市遂昌县金竹镇党委书记向尉文从“办好一件事、调研一支笔、基层一体会”生动讲述了其投身基层奋斗青春的收获。
据悉,浙江大学持续推进“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台”建设,形成了以理想信念、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为核心的彩虹人生思政宣讲体系。活动现场,彩虹人生思政宣讲团和紫领清廉文化宣讲团作题为《初心一如来时路》的宣讲。
当日,来自浙江、山西、湖南、新疆等地的浙江大学紫领学员也纷纷“归巢”,首次以“问学沙龙”形式,共话社会治理的青春力量和青年担当,共探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如何答好青春之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