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果园里的刘淑芬提供
广东省推出妇女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帮助广大妇女创业就业
文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冯希希
炎热的夏天,又到了荔枝的季节。最近,作为荔枝电商的大卖家,广东十大最美乡村女专家之一的刘淑芬异常忙碌。今年,她将继续为家乡增城的荔枝推广贡献力量。
2009年辞职,在家乡创业,至今已有12年。现在,她的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她也经历了资金短缺等困难。感谢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以下简称妇女小额贷款)提供的贷款,她终于克服了困难。
在广东,像刘淑芬这样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创业之花的女性还有很多。近年来,广东省妇联通过完善支持妇女双创政策、提高妇女双创能力、提供妇女小额贷款等形式和渠道,引导和鼓励妇女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粤南妇女谱写了创新创业新篇章。
妇女小额贷款让她渡过难关
刘淑芬来自广州增城石滩镇石霞村,这里主要种植番石榴。她的母亲吴水群是村里最早种植番石榴的农民之一。2009年,家里果园的番石榴大丰收,却遭遇滞销。为了帮助番石榴销售,刘淑芬从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辞职回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辟线上推广渠道。
但由于农户分散种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市场影响导致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番石榴销量的增加并不能同时促进效益的提高。经过深思熟虑,刘淑芬逐渐开始探索工业化。2010年,她大胆创新,率先成立合作社。她邀请水果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繁育并举办培训班,不仅实施了标准化种植,还培育出了可以错峰上市的优质“四季红”番石榴。渐渐地,石霞村成了著名的“番石榴村”。
2016年,公司遭遇资金短缺。“当时想传播荔枝,但资金不够,几乎不可能。”。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她为妇女申请了30万元的小额贷款。“我很快就拿到钱了,关键是我不需要利息。”刘淑芬说,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也让她拓宽了业务,公司发展迅速。现在,她有了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在全国各地销售新鲜水果。
为女性提供更多工作学习机会
刘淑芬的种植基地就像一个小公园,干净漂亮。走进基地,一排粉红色的番石榴娃娃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任何去过刘淑芬农产品展览馆的人都会被粉色的颜色所惊艳,梦幻又精致。这里的番石榴、荔枝等产品包装精美。
刘淑芬告诉记者,公司85%以上的员工都是住在附近的女性,因为她们是女性,她们更能理解女性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难度。“为了给她们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会不定期举办女性创业沙龙,分享她们的创业经验。”刘淑芬说,在她的带领下,周边3000多名农民加入了荔枝和番石榴的种植行列。
引导帮助更多女性创业就业
像刘淑芬,妇女小额贷款被用来获得创业资金,也有来自肇庆的零钱女孩。2002年,陈焕梅和丈夫在老家创办了一家竹加工厂:“我们主要生产花卉、水果种植支架和鱼竿。由于产品质量好,在国内外广受欢迎,订单量逐年增加。”
2014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她从当地妇联了解到妇女小额信贷项目,并主动申请。在当地妇联等各方的帮助下,她成功获得了25万元的妇女小额贷款,并成立了加工厂分公司。现在,她的企业年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
,通过项目推动全省发放贷款逾百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近100万名群众创业就业,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妇女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大农村妇女作为项目的受益者,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得到激发,能力素质得到快速提高,通过努力成就了人生梦想。链接
谁能申请妇女小额贷款?
凡是具有本地户籍、年龄在60岁以下、身体健康、诚实守信、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妇女,均可就近向当地(村、社区或镇)妇联提出申请。妇女单户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另外,每个地级市每年可推荐5名-10名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女农民合作社或巾帼示范基地(龙头企业)负责人、家庭农场、女专业大户等,给予最高30万元贷款。
编辑:正龙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