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毕业季,全国各地的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离开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校,现在他们将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新阶段?
2010-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843万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普通毕业生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防止冒险岛的情况发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国家积极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任务。而“创业当老板”也成为了很多大学生孜孜不倦的目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不可否认是一条光明之路,也是一条希望之路。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创业之路比其他任何一条路都要艰难。
2018年,全国有3%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创业,这意味着每年都有25万应届毕业生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开启自己的创业生涯。但我们发现,毕业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艺术、师范、体育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在社会上就业相对比较难,甚至学历越高越难。这些专业对应的社会产业分散,规模不足。员工成立工作室或培训机构的门槛低,但收益不错。毫不奇怪,他们都有很高的创业率。比如广州美术学院的自主就业率高达9.14%,是全国最高的。
然而,许多大学生无法预测创业过程的难度和复杂性。据统计,截至目前,2015年大学生创业大军约有一半已经倒闭,真正成功的创业者不到5%,部分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创业是最艰难的事情
大学生创业和社会人士创业有很大的区别。社会人的创业基本上是建立在自身资本、技术、人脉和经验的积累上,而大学生的创业大多依靠激情、冲动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因此大学生创业严重不稳定。一旦创业失败,往往会失去家族积累的资产,甚至给自己带来负债。所以社会上有句话,不孝有三,创业重要。这句话虽然有些不恰当,但确实反映了大学生盲目创业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的严重后果。其实,大学生创业不仅难,就算放眼整个社会,企业平均生存周期也不到4年。从创业到经营好企业有一条漫长而陡峭的路,但我们的大学生往往带着热情和梦想走在路上。我们没有一路失败,这是个奇迹。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我们不希望整个社会要么是梦想,要么是失败,这也将表明我们缺乏后劲,未来黯淡无光。
聊了很久,大学生创业的未来是怎样的?是想去市场还是老老实实找工作工作?
创业的现状
在我看来,创业成功并没有那么遥远。只是我们对创业者的支持很少,大学生创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成功率比我们高得多。除去历史文化的原因,他们对企业家的支持可以说是自始至终。
美国有近2万名高级企业经理从事创业咨询,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在日本,对于任何试图创业的创业者来说,都必须先接受创业培训和商业计划书审查,否则连执照都不会发给你。一个商业项目获批后,会有相应的投资联合体进行资金支持,从而保证创业的成功。因为这些国家认为创业失败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必须积极干预和支持。因此,
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创业咨询和辅导是肤浅的。我去过很多创业咨询中心。这些机构虽然是民办的,但是里面的老师都在政府指定的名单上。但就连他们也认为创业咨询是完全正规的。老师完全没有创业经验,也没有企业管理经验。大部分教师经过短期学习都具备教师资格,这很难与创业辅导能力划等号。而大学生参加培训,大多是为了拿到结业证书,也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也是为了完成组织的任务。培训资料就更离谱了。首先,天价教材内容是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
教材,适不适合国内情况不说,更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整个创业培训都是为了国家拨付的那点创业辅导课时费分利。由于高阶课程要和创业成果绩效挂钩,这样的课程干脆就不开了。我同时发现,现在大多数创业者辅导包括所谓的代写商业计划书,完全是背离创业需求,仅仅是满足融资程序要求的表面文章,对于创业指导这一核心作用几乎没有价值。我不相信,区区数页或者2、30页的所谓商业计划书可以保障创业的成功(我们要求的商业计划书是一千页)。

创业绝不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若没有一个完善的支持体系,创业失败只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创业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地方没想到,没做到,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创业必须慎重!创业一定是理智的行为,梦想只是点缀上面的花!
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