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推迟开学、中断实习、延迟答辩等。这导致了求职窗口的压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下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成为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创业者的情况如何?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大学和社会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7月30日,刘壮的创业团队演示了“赤脚哥”小程序的使用。图片由刘庄提供
创业就业
近日,燕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王在朋友圈曝光了自己最新的开创性产品——第三代XA HiFi耳机——。
“这款高端耳机,经过9个月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即将上架。”采访中,王告诉记者,他从高中就开始琢磨高保真耳机,大学期间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此外,他加入了师兄们的创业团队,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的乐趣。
今年的毕业季,当身边的同学纷纷就业时,王选择继续坚持自己喜欢的方向。“我还是想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王说,他组建了新的创业团队,完成了从创业团队合伙人到联合创始人的身份转变。
除了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的应届毕业生,部分往届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团队也通过吸纳人才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
7月18日下午3点30分,河北广角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壮打开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广角阁”的管理后台。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健身专家正在用这个小程序进行健身指导和训练。刘壮介绍,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三年来,他的创始团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包括R&D团队、业务团队在内的40多人,大部分新兵都是应届毕业生。
“在今年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中,平均每个创业团队项目能带动三名以上员工。“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老师刘增奇说,创业不是独立的,是另一种就业形式,更有创造性,有带动就业的能力。”截至目前,学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共上报自主创业项目35个。"
创业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正在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为这些年轻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刘增奇告诉记者,他们在近期对学校创业项目的调研中发现,创业团队在疫情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业务减少或停滞带来的运营困难。主要表现在上游公司业务停滞,导致签约项目要在新年后进行,如视频拍摄、软件开发等。无法按照事先约定的进度要求进行,公司收入会随着团队对外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此外,有企业家表示,疫情影响了公司原计划的内容和方向。
一位从事教育培训的高校企业家表示,疫情前,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展线下教育培训。因为学校没有复课,线下教学业务基本停滞,提前收到的课程钱无法兑现,他只好尝试线上教学。但由于公司线上建设不强,线下教师转到线上教学时,教学效果和运营效果远不如预期。
疫情带来了危机和机遇。
“这一次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向消费端的过渡。”据刘Z说
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刘壮对公司的发展始终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疫情导致行业经历洗牌,这其实是创业公司发展的契机。”
多方合力促创业
新业务停滞、资金链断裂、管理经验缺乏……面对疫情冲击之下一些青年创业者普遍遇到的共性难题,我省各级政府部门、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指导、帮扶或资助。
为缓解创业者的资金压力,我省为创业特别是初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送出“真金白银”。毕业学年及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初次创业的,按规定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初次创办小微企业的应届毕业生,还可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每年3000-5000元的租金补贴……在今年5月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促进2020届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此外,唐山、承德、邢台、雄安新区等地也纷纷出台细则,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
在此基础上,我省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尽全力把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扶上马”。河北师范大学对2020届毕业生创业项目调研后,遴选出五个确需资金帮助的项目,每个项目给予最高5000元的资金支持。“我们希望通过少量的资金引导支持,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支持和关爱,增强学生就业创业信心,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刘增奇说。
除了缺少资金,初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还面临管理经验缺乏、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不仅要“扶上马”,还得“送一程”。为了弥补毕业生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我省各高校推出创业培训实训课程。从2月22日起,河北科技大学向学生推出21场关于创业培训的钉钉直播讲座,共享清华大学的8门创新创业课程。同时,对创业实验班的创业项目进行持续指导和跟踪,每周定期举行例会,通过具体业务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业务成果总结,不间断创业筹备,逐步打造能够落地推广的项目,将大学生的创业想法转化为实践行动。
河北师范大学邀请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云上”做客创新创业大课堂,从政策介绍、受理机构、申请条件、申领程序到所需材料,对14项创业帮扶政策中毕业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互动问答环节,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创业担保贷款在各地市的差异、如何进行就业创业登记、如何避开中介陷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800多名参与本次线上活动的创业者以及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纷纷留言,希望能举办更多这样实用可操作的讲座培训。
“不只是在校学生,已经毕业的创业者我们也一直关注,邀请创业导师随时解答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精准帮扶。”河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孟宾表示,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形成合力,高校的创业氛围会越来越浓,投入创业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创业之路也会越走越宽。(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