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任晓雨
编者按:随着《中国日报》披露数量的增加,寻找高增长目标是投资者的主要任务。分析师表示,创新是公司从快速扩张到稳定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而R&D投资是创新的基本保障。今天,本文从已披露2018年中期报告的2050家公司中筛选出净利润同比增长、R&D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100家公司,从业绩、市场表现、机构评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解读,供投资者参考。
26家公司中报研发费用占比超20%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发现,截至8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2050家公司披露了中期业绩,2018年上半年共有17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R&D费用,其中R&D费用总投资1188.56亿元,同比增长28.51%。其中,2018年上半年有263家公司在R&D费用上投入了超过1亿元,上述公司对创新R&D的关注度最高.
具体来说,中国CRRC(41.14亿元)、工业富联(31.88亿元)、Hikvision(19.13亿元)、广汽集团(17.07亿元)、华宇汽车(17.00亿元)、紫光(15.81亿元)、三一重工(14.26亿元)全部胜出包括烽火通信(11.37亿元)、欧菲科技(10.41亿元)在内的十家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均超过10亿元此外,恒瑞医药(9.95亿元)、路克股份(9.33亿元)、大华股份(8.65亿元)、歌尔股份(8.53亿元)、科大讯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R&D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其中26家公司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20%。今年上半年,万泽有限公司R&D费用营业收入居首,达到63.73%,其次是纳维丰、沃森生物和恒生电子。今年上半年,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3%、41.65%和41.51%,而金星之星、四川大学智胜、温斯通、广联达、楚凌信息等5家公司的R&D费用占2018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也超过30%。此外,还有中新SEK、格尔软件、北方华创、沈心、远光软件、苏州科达等17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中也位居前列,均超过20%。
进一步统计显示,在R&D费用占营业收入20%以上的26家公司中,金星之星、用友、沃森生物、北京郑钧、万泽、新竹、北方华创、普利制药、Visionox、万达信息等10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实现翻番,呈现高增长态势。
更重要的是,R&D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高的企业,未来增长潜力大。截至目前,上述100家公司中已有30家披露了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预告,报告期内所有业绩均为预喜。其中,北方华创、荣智联、中新赛克、新北洋、麦佳美特、埃斯顿、四川大学智胜等7家公司均预计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67只成长股月内跑赢大盘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上述100只股票中,
,有67只个股8月份以来股价表现跑赢同期大盘(上证指数同期累计下跌3.32%),占比逾六成。具体来看,金财互联、创业软件、辰安科技、移为通信、长川科技、超图软件、海思科、中新赛克、用友网络和广联达等10只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10%,尽显强势。另外,包括烽火通信、吉比特、北方华创、泛微网络、艾德生物和恒生电子等在内的37只个股期间也呈现不程度的上涨,表现可圈可点。
估值方面,截至8月27日,有17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而神州高铁(12.5倍)、吉比特(14.74倍)、康缘药业(17.46倍)、英威腾(17.88倍)、世纪瑞尔(19.17倍)和乐凯新材(19.36倍)等6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均不足20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估值优势凸显。
通过对上述100家公司所属行业进一步梳理发现,计算机、医药生物和电子等三大行业公司家数均在10家以上,具备较为明显的研发驱动优势。
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涉及公司数量达到43家,包括科大讯飞、用友网络、恒生电子、四维图新、广联达、深信服、启明星辰、金证股份、万达信息等在内的16家公司2018年中报研发费用均超1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无论是鼓励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还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这个过程中,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极为关键。实际上,之前提出的补短板,也暗含补诸多领域技术短板的意味。微观到企业,技术、工艺的创新相当程度来自于研发投入,而技术驱动企业的多寡、优劣将决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并从中诞生未来的行业龙头甚至巨头。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绩优公司或迎布局良机,值得期待。
23只个股获机构扎堆看好
从机构评级角度来看,在研发端大量投入或成为上市公司吸引机构看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100只成长股中,有61只个股在近30日内获机构推荐,占比逾六成。其中,23只成长股近期获机构扎堆看好,后市配置机会备受肯定。
具体来看,完美世界、恒瑞医药、广联达、通化东宝、烽火通信、用友网络、汇川技术和埃斯顿等8只个股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20家及以上,另外,近期获机构集体推荐的个股还包括:安图生物、恒生电子、长川科技、北方华创、麦格米特、启明星辰、中新赛克、四维图新、超图软件、深信服、天源迪科、新北洋、创业软件、信立泰、科大讯飞等15只,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达到10家及以上。
恒瑞医药较为典型,中泰证券表示,恒瑞医药的吡咯替尼获批上市,创新药物再下一城。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3亿元、52.55亿元、6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3%、31.94%和30.59%。公司产品丰富、销售能力强、利润有望逐年加速增长。预测公司一、二、三期临床创新药国内市场DCF对应2018年的价值约1622亿元(已经考虑不同阶段成功概率)。综上所述,预测公司2018年整体市值3019亿元至3218亿元,对应目标价区间81.99元至87.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