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营口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打造中国网络名人经济之都。沈殿成
营口,中新。中新网6月15日电(沈殿成)以“江上开”亮相,以“海上开”重振旗鼓。山海关外的百年港口城市辽宁省营口市,正热烈拥抱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群体“网红”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加速城市“第三次开放”进程:6月15日,记者在营口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何率先提出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巩固和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带领东北早日在这个新经济领域站稳脚跟,探索“把市场拉回身边”振兴东北的新路子。
营口河港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东北第一大港,使这座城市成为东北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也使营口人对“枢纽经济”的热情和执着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后,营口转向大海,与香港一起繁荣了这座城市,开辟了东北广大腹地最近的海上通道。得益于国家顶级设计大礼,营口近三年加入自贸区的队列,建成东北沿海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承接东北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批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平台栈自成体系,政策栈释放红利,丰富了发展枢纽经济的实践经验。
营口集“线上名人培育、内容生产、产品供给、经济效益转化”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沈殿成
高水平的开放实践,让营口率先感知到了“社交电商升级替代传统电商”的新趋势,也让营口人提前认清了自己的基本优势,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思路。证明了“东北人”作为地域群体,具有“线上名人优势”,有信心通过销售渠道实现社交技能。聚集网络名人就像把市场拖回东北,把它拉回来。既能从枢纽平台“大进大出”中提取“价值落地”,又能以销售倒逼生产扩张和产品转型。
网络名人13万余人、高峰时段粉丝1600万的营口,率先在东北地级市制定实施《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营造尊重、自由、完善的网络名人经济发展氛围,形成以网络名人经济为主导的“1 8”产业体系。直播电商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县域经济、商圈、跨境、会展、反向定制、匠人等互动耦合,对外实现“做商留商”,将特色资源、产品、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对内获得“边际效应”,凭借渠道优势吸引投资,实现“先聚后聚”。
从众多市领导的化身到主播,再到随处可见的闲置资产,他们变成了线上名人产业园、直播基地和企业孵化器;从“三水故里”开始,农产品在定价折扣政策上全面推出,直播延伸到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从完善监管部门、直播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监管和信用认证体系,到成立“网上名人经济学院”,在职业院校设立网上名人经济微学科,培养全产业链人才.营口周到有备,集“线上名人培育、内容制作、产品供给、经济效益转化”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
立足大局,以大局为重,细化差异。在老边区“线上名人小镇”的招牌下,有一座5G覆盖的“全要素经济城”,有“最佳平台”的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打造“中国北方网红跨境电商自贸小镇”,鲅鱼圈区用“红旗典藏”“巴渝公主”等IP讲山海故事,大石桥市“官方媒体主播草根线上名人”模式收获多重效应,盖州市, 站前区携手全国首家网络视听从业人员培训单位,打造网红人才培训基地。 西城区把百年老街作为网络名人经济发展的“背景墙”.各县(市)综合运用税收、办公场所、补贴、奖励、荣誉称号等手段,吸引MCN机构、线上名人工作室、知名主播等市场主体,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
一方面,信息流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另一方面,它汇集了网络名人的“自带流量”放大“城市流量”,“网络名人经济资本”本身也将成为“网络名人”。营口市领导表示,营口要把城市发展资源的快速聚集与更大的城市建设力度相匹配,在网络名人中打造一系列“开放区”,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复兴”。(结束)